金丹科技财务数据与“官宣”存出入 产能过剩逆势扩张或“走钢丝”
《金证研》沪深资本组 修远/研究员 映蔚 洪力/编审
曾于2017年上市“折戟”的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丹科技”),此番再度闯关资本市场,或前途未知。
反观其身后,金丹科技合作的保荐机构及审计机构并非“省油的灯”,或难勤勉尽责。而作为金丹科技主要产品的乳酸,陷入产能过剩的局面,金丹科技募投项目却逆势扩张,或铤而走险。而另一募投项目方面,聚乳酸市场的行业竞争加剧,众多“分食者”相继投产聚乳酸,其是否“重蹈”乳酸产能过剩的“覆辙”?是否遭遇产能消化的难题?或该打上问号。
1
中介机构“劣迹斑斑”,或难勤勉尽责
2016年9月-10月,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证券公司,相继退出为金丹科技提供做市报价的服务。
此后,金丹科技三次解除对赌协议,最后一次解除对赌协议的日期为2016年12月19日,2016年12月22日,金丹科技首次申报上市招股书,距离最后一次对赌协议解除,仅相隔3天。
多家券商退出做市报价、对赌协议“临阵”解除,金丹科技或“紧锣密鼓”奔赴上市之路,然而其保荐机构以及审计机构多次未勤勉尽责,成为金丹科技难以回避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此番上市,金丹科技的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600109,股吧)”)。
2019年11月13日,国金证券天津南京路证券营业部从业人员陈琛,因工作期间存在泄漏稽查办案信息、干扰案件调查工作,以及替客户办理证券认购和交易问题,被天津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历史上,国金证券同样问题“缠身”,其分部、主管人员等皆受到处罚,其风控管理或存漏洞。
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5月15日,国金证券因衍生品部国债交易过程中,投资决策和交易执行职能未实现隔离;投资管理部、衍生品部交易执行和风险监控职能未实现隔离;风控系统未完全覆盖各类风险、各类业务等问题,被证监会采取责令整改措施的决定。
在2017年证监会开展的证券行业“自查自纠、规整规范”专项活动中,部分检查对象暴露出违规问题,涉及合规风控未全面有效覆盖、内部控制未有效执行、尽职调查不充分、信息披露有失准确完整以及后续管理未尽责等方面,而国金证券位列其中,被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2016年11月28日,国金证券作为安顺虹阳国有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顺虹阳”)发行债券的受托管理人。履职期间,安顺虹阳将募集资金拆借、将募集资金1亿元放于非专户,而国金证券因未按照要求对其及时督促改正,被贵州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2014年12月22日,国金证券厦门湖滨北路证券营业部因在金融产品销售中未制定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合规管理缺失;未按照要求报告相应产品代销情况,被证监会厦门监管局责令完善内控合规管理、加强员工执业行为监督、认真履行监管信息报告义务。
2013年5月3日,国金证券张胜、隋英鹏,作为四川科伦药业(002422,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时任保荐人,因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持续督导义务,被证监会予以警示,同时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除保荐机构外,金丹科技的审计机构也屡遭处罚,公信力或“大打折扣”。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审计机构是企业信息真实性的保障者。而金丹科技的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立信”)却因未履行好职责,屡次被监管层处罚。
据证监会公开信息,2018年12月20日,立信因存在出具存在虚假记载的审计报告、收入审计程序不到位、风险评估遗漏相关信息等问题,被证监会没收业务收入95万元,并处以95万元罚款。
据证监会〔2018〕7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2018年8月6日,立信作为金亚科技(30002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财报审计服务机构,因未勤勉尽责,出具了存在虚假记载的审计报告,被证监会没收业务收入90万元,并处以270万元罚款。
据证监会2017年6月23日发布的公告,立信作为浙江步森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康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的审计单位,因在审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虚构核实函证对象收件地址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造假的事实;未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等问题,被证监会没收业务收入45万元,并处以45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