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來助力春耕氣象新
春耕好時節,科技來幫忙。連日來,我省堅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不誤,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作用助力春耕備耕,多舉措保障、全方位出擊,吹響了農業有序生產的“集結號”。備良種、推良技、傳良法,線上授課培訓、線下田間指導……專家團隊線上線下傾情加盟,科技元素在不同領域的注入,讓我省春耕生產更綠色、更高效,也為我省的夏糧豐收、果蔬保供提供了堅實基礎。
儲備良種好耕田
“今年我省春播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大豆、棉花、馬鈴薯、谷子、高粱、蔬菜、瓜類、雜糧等。目前,根據各市縣調度數據分析,我省春播種子備種數量充足、質量穩定,能夠滿足春播用種需求。省內已備種20225萬公斤,蔬菜、瓜類、雜糧等作物種子種苗也有足量儲備。這些品種都比較新、適應區域廣,在展示示范中綜合表現較好,豐產抗病優質,種植成功率較高。各級種子管理部門也在積極指導種子企業復工復產。”3月26日,省種子總站站長閻會平給記者介紹了今年春播種子種苗的供應情況。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和源頭。今年,針對疫情防控現狀,省種子總站及早安排部署,對審定、登記、認定通過的大量品種進行展示示范,篩選出一批綜合表現較好的省級企業名單,供農民朋友自主選擇。
3月19日,省種子總站與省科協一起組織“防疫春耕兩手抓良種先行搶農時”專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並同期進行網絡同步直播。和順縣義興鎮西垴村農民田文祥在家裡收看了這場直播:“聽了專家們的講解,我一點也不擔心漲價和供應不足的問題了。我今年准備繼續種藜麥。現在人們注重健康,喜歡藜麥的人越來越多了。”
李高勇是山西國禾天元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告訴記者,這段特殊時期,公司採取了“1+3”的保春耕做法,堅決遵守和支持國家的疫情防控命令,堅決按照行業主管部門部署進行工作。從保質量方面、保流通方面、保讓利方面推動“3”項改革,形成“公司+農戶”的直接服務體系,大大降低了受托管農戶的用種用肥成本。同時,還制作宣傳培訓視頻資料,通過微信、網絡等方式遠程開展種業宣傳培訓。
3月10日,省農業農村廳對全省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重點圍繞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農機等6個重點品種,加強從生產到銷售全鏈條各環節的監管,充分發揮12316服務熱線及投訴舉報電話作用,暢通維權渠道。
線上線下推良技
3月20日,石樓縣裴溝鄉裴溝村紅棗種植區,來自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的張鵬飛副教授正在給果農們講解棗樹剪枝的重點事項,果農們邊看邊學,積極討論,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石樓縣紅棗高產高效防裂集成技術試驗示范項目從正月疫情緩解以后就已經開始了,在裴溝村和小蒜村同時開展修剪工作,這兩天他們邊培訓邊在地裡按照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修剪,修剪進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將開始樹干的涂白、刮老樹皮等工作,為過兩天打藥做好准備,萌芽期防止綠盲蝽、食芽象甲這些害虫的病虫害防治,爭取為今年棗樹豐收打好基礎。
2月27日,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遴選了我省今年農業生產的主推技術,分為糧油類、水果類、蔬菜類、藥材類、養殖類等5大類共計40項主推技術。為加快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省農業農村廳採取線上教學的方法。疫情防控期間,在全省已進行線上培訓268期,培訓高素質農民31081人,直播教學114次,上線在線課程179門,參與在線教學的專家、教師總人數達到248人次。同時,依托國家科教雲平台和“雲上智農App”,推廣網絡培訓。利用“963110”“12316”專家號碼和農業科技網絡服務終端,為貧困群眾提供農業農村政策、農情信息、農業技術輔導服務。
近日,省植保植檢總站發布了今年果樹花芽期主要病虫發生趨勢預報。省植保植檢站站長張東霞介紹說,根據近期調查,預計今年我省果樹花芽期蘋果樹腐爛病偏重發生,果樹干腐病、白粉病中等發生,果樹輪紋病偏輕發生。“對於果樹病虫害,我們一般建議先進行農業防治,就是及時清理果園內的落葉、落果、雜草、病虫枝、廢棄果袋和雜物,帶到園外集中處理,消滅其中潛藏的越冬病虫,以免造成再次侵染。然后再進行化學防治。”
清明前后,我省天氣極不穩定,極端天氣頻發。這個時期又是果樹開花坐果的時間,非常容易發生低溫凍害。3月26日,一場大風、降溫、降雨惡劣氣候襲擊我省,吉縣吉昌鎮謝悉村果農賈換德告訴記者說:“幸虧之前聽了農科110專家、省農科院植物保護所專家范仁俊、劉中芳的講課,他們告訴我們使用樹冠噴水防凍、熏煙防凍、噴洒防凍液、果園灌水防凍等方法防止果樹受凍。”專家們告訴果農,一旦果樹受了霜凍,還可以通過人工輔助授粉、噴施生長調節劑、噴施葉面肥、合理修剪等辦法進行補救。同時建議,對受凍減產后樹勢過旺果園,進行拉枝開角,以控制樹體營養生長,快速恢復健壯。
面對面服務生產
農科專家當“主播”,農民“在線”學技術。今年的春耕時節,收聽收看農科專家的技術講解成了我省農戶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