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好莱坞:奈飞和它的三大战役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鲁舒天 编辑/龚方毅 戴老板
来源: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
2020年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奖在洛杉矶落下帷幕,当天最热的话题,除了《寄生虫》的夺魁,就是奈飞(Netflix)种子选手《爱尔兰人》惨遭10提名和0获奖。
由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老戏骨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等人主演的《爱尔兰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莱坞黑帮片,主创里最年轻的76岁,同类题材在近年的好莱坞几乎绝迹。这部不可多得的经典,本是Netflix主打复古牌与情怀牌的关键,却最终颗粒无收,不免使人嗟叹。
然而,当我们在时间线上稍作延展,就不难发现从流媒体与好莱坞结下梁子算起,Netflix被坑的剧本或许已经写好了。
往前推1个月,1月6日的金球奖颁奖典礼,流媒体就遭遇了铩羽而归的命运:17项电影类提名的Netflix 只拿到1个最佳女配角奖,而新贵亚马逊和苹果不仅空手而归,还被毒舌主持Ricky Gervais调侃:“如果ISIS接入流媒体,你们恐怕也会打电话给经纪人寻求合作!”
再往前推4个月,著名导演们集体狂喷漫威:先是斯科塞斯把漫威电影称为主题公园产物(意指肤浅),然后《教父》导演科波拉与西班牙国师阿莫多瓦接棒开怼,前者认定漫威是卑鄙之流,后者说漫威男主都像被阉过一样[23]。霎时间,“垃圾污染艺术”的大棒挥得此起彼伏。
拍过《出租车司机》《华尔街之狼》的斯科塞斯是美国老牌导演的代表,曾在好莱坞创造过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可在“五大”(迪士尼、环球、华纳、索尼、派拉蒙)青睐超级英雄的当下,斯科塞斯和他的IP早已没了位置,不得不积极投身于新兴流媒体翘楚 Netflix 的怀抱。
成立23年来,Netflix爬过“DVD租赁”的雪山、走过“版权订购”的草地,跃过“剧集自制”的铁索桥,最终凭借“颠覆式创新”黄袍加身。Netflix在颠覆人类观看方式的同时,也抢走了传统玩家的奶酪,过去十年里,它的股价涨幅超过3700%,远超亚马逊和苹果[27]。
对于那批失势的艺术家而言,失去了好莱坞金主的支持,Netflix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而面对这个行业公敌,迪士尼、AT&T、康卡斯特等传统玩家纷纷围追堵截。所以,围绕漫威、金球、奥斯卡的热议,表面是艺术-商业之争,背后是内容-渠道之战,是赤裸裸的利益。
在“谁是中国的Netflix”这一问题上,资本市场早已围着“优爱腾”三家把栏杆拍遍。事实上,从国内流媒体“有内容的内容弱,强分发的没内容”的现状来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而要想笑到最后,就必须要复盘Netflix的解放好莱坞之路,尤其是它的三大战役:
01. 决战辽沈: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02. 挺进淮海:流媒体的日不落帝国
03. 攻克平津:剑宗如何压倒气宗
04. 走向解放:小胜变大胜,空间换时间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01. 决战辽沈: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关于Netflix的由来,官方用于宣传的版本是:
1997年,美国互联网创业方兴未艾,37岁的软件工程师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 刚卖了公司,获利甚丰。他是个超级影迷,业余时间去家附近的百视达借录像带看[13]。有次借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太空片《阿波罗13号》,哈斯廷斯到期忘了还,结果被百视达罚了40美金。
哈斯廷斯财务自由,不差这点钱。但从星辰大海到支付罚金的落差令他辗转反侧。40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却能影响一个天秤男的潇洒。为了干掉百视达,哈斯廷斯在1997年8月29日与老友Marc Randolph创建了原名Kibble的Netflix,主业正是出租电影。
实际上Netflix一开始就想让用户在网上看视频。只是碍于居高不下的带宽成本,才暂时放下这条路,专注出租影碟[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