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深 恨之切!电视广告终走向了“末路”
谈起智能电视的开机广告,大部分人都是嗤之以鼻,甚至是咬牙切齿。人民网官博发起的“你能接受多长时间的电视广告”投票中,有约75%的投票者选择了“一秒钟都不想看广告”,可见电视开机广告对用户体验已经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终于,官方出手了:315前夕,江苏发布《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所有开机广告时长不得超过30秒,自播出起就能一键关闭,3秒内关闭响应完毕。“肆无忌惮”的电视开机广告迎来了它的“最终季”。
不为人知的开机广告福利
说起开机广告,我们不得不追本逐源, 了解下它的历史。2016年乐视折腾了一个“414硬件免费日”的活动,开启了电视开机广告的元年。有别于早期互联网电视公司买电视送影视会员的传统销售套路,“414硬件免费日”活动的本质是将电视售价降至亏本价格之下,再通过电视“捆绑内容”所产生的利润实现回本并逐渐进入盈利状态。
开机广告OTT行业营收为电视厂商带来的利润远远超出我们对于广告小费的认知。据奥维互娱数据显示,2019年OTT广告运营总收入达99亿,相比2017年翻了近4倍,其中开关机广告的占比最高,开机广告和开机后资源广告上的总收入已达到24亿元,预计到2023年,OTT广告总收入可破450亿。
OTT广告赚钱的四大利器
电视开机广告营收主要依靠业界公认的四大模式——CPM广告模式、付费模式、电视游戏、视频电商。就目前相对而言,付费模式、电视游戏、视频电商这三种模式有一定比例的渗透率,不是所有买电视的用户都会下载电视游戏,电视购物或者参与电视内购服务。
但是所有买智能电视的用户都会100%成为CPM广告模式中收益贡献者。那究竟什么是CPM广告模式?相信大家都知道广告收益有很多种类型,有一些是通过点击广告图片/链接的次数来计算广告收益;有一些是通过下载、注册、安装APP的次数来计算收益的。而CPM广告模式则是通过用户观看广告的时间来计算收益的。
说的专业点CPM就是按照每展现给一千个人所需花费的成本,通俗点说,智能电视开机强制播放15秒广告,电视厂商就获得了一次收益,无论你看不看广告内容,是否点击广告,有没有购买广告产品,广告方都要支付电视厂商费用。
我们可以初步计算一下:对于非会员来说,一般开机会强制播放一个15秒开机广告,你在点播视频的时候,通常会先播放一个1分钟的广告,这个一分钟广告通常有4个15秒广告拼凑而成。也就是说你只要打开电视看一个视频,就有5个厂商向电视厂商支付广告费。你说电视厂商数钱数的有多开心!
电视厂商广告费数的真不开心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虽然电视厂商通过强行播放“开机广告”获得了不小的收益,但也属无奈之举。小米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小米是一家非常注重用户体验的公司,米粉也是小米一路走来的基石。但对于米粉百般诟病的电视广告问题,小米却从未妥协。小米高层坦言,广告营收是小米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会尽可能优化、改善广告体验,但不太可能完全取消广告。
言下之意并不是小米太“贪财”,而是电视广告费用已经成为了电视成本或盈利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目前的电视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l.e,三星、索尼、LG三大国际品牌,小米、乐视、风行三大互联网品牌,创维、海信、长虹、康佳、TCL五大国产品牌,还有一群手机厂商跟着华为的步伐准备进军电视市场,群雄混战,来不及拼技术了,价格战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