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转型 邮储银行精准发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月25日,邮储银行公布A股上市后的首份业绩报告,“晒”出2019年诸多亮点:成功完成A股上市,设立中邮理财子公司,全面启动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实现净利润610.36亿元,同比增长16.52%……透过年报可以发现,2019年,邮储银行坚定不移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智能化、集约化“五化”转型,经营业绩持续向好,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个人客户超过6亿人、存款余额突破9万亿元、贷款余额接近5万亿元、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作为拥有天然的零售基因和业务禀赋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不断巩固自身零售优势,持续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推进普惠金融服务迈上新台阶
2019年,邮储银行全面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改革,设置普惠金融板块,加大金融扶贫投入力度,引导资源向小微企业、“三农”倾斜,切实增加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此同时,通过科技赋能,应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小微、“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全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26万亿元,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邮储力量;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结余户数151.60万户、贷款余额6531.85亿元,均居同业前列,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稳步提升,持续纾困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全力助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824.56亿元,新增212.59亿元。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积极支持国家战略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2019年,邮储银行设立河北雄安分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项目贷款余额598.03亿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据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1.7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2%。此外,邮储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绿色信贷,持续加大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绿色贷款(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余额2433.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78%,绿色贷款余额占比保持同业较高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在金融扶贫方面的举措和行动。据了解,2019年,邮储银行制定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新增金融资金优先满足深度贫困地区,新增金融服务优先布局深度贫困地区,明确了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含已脱贫人口贷款、带动服务贫困人口的贷款)净增规模、深度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增速等多项目标。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对此,邮储银行对今年的金融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该行表示,将持续加大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投入力度,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于所在省份贷款增速。另外,该行还加大产业和项目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扶持能吸收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特色产业和服务贫困户的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
科技赋能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金融科技是银行业转型的助推器。在科技赋能助力业务转型方面,邮储银行的表现可谓亮点纷呈:全国推广“邮储食堂”,实名用户规模达1138.71万户;加快发展线上贷款,自主开发的小额“极速贷”全年累计放款金额超400亿元,贷款余额近300亿元;全面推进与互联网平台业务合作,全年通过平台合作放款近1000亿元;建设开放式缴费平台,重点拓展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民生服务领域,不到半年时间新增合作单位1300多家……
据了解,邮储银行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线上化贷款产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2019年,该行着力打造了“小微易贷”、小额“极速贷”大数据拳头产品,通过细分客群,按照微型线上化、小型标准化的模式,引入税务、发票、电力等外部数据,建立综合数据评价模型,实现客户信用的精准画像与快捷评价。
与此同时,该行还与海关大数据结合,创新推出跨境企业融资模式,并实现首批入驻国家发改委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邮储银行线上化贷款产品余额2050.18亿元。
目前,邮储银行通过开发小额“极速贷”等自营网贷、发展与核心企业合作的产业链网贷、推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平台联营网贷,形成了互联网小额贷款三大发展模式,大幅提升了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贷款获批时效,促进了小额贷款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赋能的集约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