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3-25 15:42 的文章

三年投入超80亿!“物流一哥”顺丰2019年报背后的科技硬核

三年投入超80亿!“物流一哥”顺丰2019年报背后的科技硬核

  拼速度、比价格、扩范围,物流行业比拼的维度可谓多样化,但让其巨轮不停前行的幕后推手却是科技这一硬核。最近,透过“物流一哥”顺丰的2019年年报,就是对这一结论的最好诠释。

  3月23日晚间,顺丰控股(002352,股吧)(002352.SZ)(简称顺丰)发布其2019年年报:2019年,顺丰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121.93亿元,同比增23.37%;净利润57.97亿元,同比增27.23%。

  透过数据,可以判断出,顺丰的业绩颇为靓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年报披露,顺丰在2019年的科技投入达到36.68亿元,同比增长34.65%。如果从2017年上市以来核算,顺丰在科技上的投入更是三年内累计超过80亿元(2017年,16亿元;2018年,27.24亿元)。

  把时间轴进一步拉长,我们会发现,从2016年到2019年,顺丰在科技上的投入步步攀升。平均每年在科技投入新增10亿左右,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稳步提升至3%以上。

三年投入超80亿!“物流一哥”顺丰2019年报背后的科技硬核

  (数据来源:顺丰控股历年年报)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顺丰已获得及申报中的专利共有2361项,软件著作权1220个,专利持有量在国内快递行业排名第一。一直以来,作为快递物流企业,大都被打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标签,而顺丰却偏偏独爱“科技”,甚至如此舍得三年累积投入超80亿元,为何?

  一句话:科技才是推动快递物流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对顺丰的业务进行赋能。

  如果按照围棋术语来说,可称之为本手策略。所谓本手,是源于中国文化精髓围棋,意为掌握一般分寸的合乎本分之著手。特点就在于:这步棋走的时候,功用不明显,但若不走,需要时又无法补救,为了防患于未然,不能只注意眼前的利益,必须舒展宽裕地下出本手来。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顺丰能坐稳物流霸主之位的内核。

  本手的赋能

  顺丰之所以如此“舍得”投入科技,有一个关键词:赋能。

  顺丰对科技的三年累积80多亿元大手笔投入,主要用于物流科技、数智决策、绿色物流&信息安全以及智能中转四大方面。可以说,这完全涵盖了快递物流生态链的“全生命周期”,借力科技,实现赋能整个物流服务链条,从而打造物流运转体系的坚实底盘。

  比如,自动化分拣系统,智能化人员车辆场地等管理、调度。2019年,顺丰针对农产品(000061,股吧)“易损、难包装、无法形成规模化”等痛点,利用自身网络覆盖优势、先进包装技术及快速配送能力,为客户提供从产到销一揽子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顺丰还通过大数据技术底盘,融合收、转、运、派各环节数据,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

  特别是无人机,解决诸多特殊场景的运输难题,让物流服务无处不在。比如,在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之下,顺丰的物流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韧性,让“无接触物流”成为刚需,在高科技运用能力之下,顺丰构建起了疫区非接触式空中应急运输生命通道。

  这些,无疑一次次让顺丰以科技之力构筑起了其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科技物流,正在从信息流和资金流手里接过接力棒,成为引领经济进程的新势力。

  此外,现实中,2019年,顺丰正处在战略调整期,要应对市场变化,就需要科技先行。而且,通过科技手段能实现降本增效,使得顺丰利润率保持相对平衡稳定。

  未来制高点

  科技,永无止境。物流绝不只是个体力活,把科技的成果嫁接到物流身上,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不过,科技驱动要平衡当下需求与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对顺丰来说,科技物流需要提前布局,从这点看,顺丰大手笔投入科技,也是抢占未来的行业制高点。

  要知道,物流作为零售重要基础设施,在整个生态链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未来感能够作为新的趋势标杆,让快递物流行业以科技为支撑,焕发出全新的色彩。

  首先,近几年,劳动成本日益提升,科技运用能力已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新动力(310328),特别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不断渗入进来的时候,让快递物流行业发生巨变。以前的物流以商家为中心,现在逐渐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如今,快递物流行业已经开始进入技术密集期,前方比拼的是技术,是科技力量。

  其次,如今,快递物流行业红海之势已定,依托科技,顺丰能向其它领域开拓市场,从而进一步拓宽边界,最终寻找到新的增长引擎,提升抗风险能力。从这个点来看,顺丰定位的“科技综合物流”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