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3-18 14:18 的文章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彰显青春的力量

  日子虽苦,但是细品,甚甜!我在武汉收获了一群朋友、战友,一群可爱的人。

  报名援鄂前,内心还是有点挣扎,想得很多。说实话,有点担心自己的父母,假如我不幸牺牲,父母无所养;我一个外科小住院医,难以有突出的表现,甚至可能拖团队的后腿。但一次次的感动燃起了我内心的斗志,建筑工、清洁工、志愿者、外卖小哥、饭店小老板都能在这场战役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冲锋向前,我一个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也一定能帮上忙,至少看护病人和写写病例还是可以的吧。

  我报名了!

  2月8日,元宵节之夜,也就是我们第三批队员抵达武汉一天后,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北医三院137名援助鄂队员独立建制开辟危重症新病区。我参加了密集的培训,开始正式上班、收病人。

  现在我已经在武汉连续战斗了一月有余。一次次培训、一次次进病房实战,我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从一个啥都不会、行为慌张的小住院医,在同事们的帮助和感召下,逐渐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心中有信念的战士!

  一次次面临死神,我有几点临床感悟想做个简单的分享。其一,平时锻炼身体很重要,再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次疾病,危重的病人和死亡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有着较为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平时也能正常生活,但是病毒肆虐时,这种差距就能显现出来。其二,情绪控制很重要,遇事冷静,沉着应对。发现病房两例死亡的病人,都有抵抗情绪,慌张、暴躁,人机不协调,缺氧更严重,加速了疾病的进展。其三,人的生命很脆弱,谨慎活着比什么都好。

  以后告诉儿子,爸爸有幸在一线参与了这场战斗

  3月17日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晴

  王峙 核工业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

  透过略有水气迷蒙的护目镜,看着窗外凌晨3点钟熟悉的武汉空寂街景,静静等着下一班医生进来接班,这已是来汉的第38天了。医护从最初的紧张忙乱慢慢转变为平静从容,病房里的重症患者们大多病情趋于平稳。除了一位新来的老伯难以入眠需要安慰,整个夜班都听不到急促的按铃呼叫声,曙光真的就在眼前。

  夜班后回到宾馆补觉醒来,打开手机,是我们医院首批支援的医护兄弟的消息,兴奋的同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和同事。三岁的儿子对这个特殊年份也许并不会有太多深刻的回忆,只希望今后能告诉他,在这冬春之际,全国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经历了怎样的伤痛和困难,才换来平和幸福的生活,而他爸爸有幸在一线参与了这场战斗。

 3/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