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的增长逻辑背后,是“与行业共赢”的
核 心 要 点
2019年四季度,腾讯音乐在营收、净利、付费用户数、在线音乐ARPPU等几个关键指标上均录得增长,其中在线音乐板块的增长尤为突出。
驱动在线音乐业务增长的核心是内容,而构筑内容的竞争壁垒考验平台方方面面的能力。
行业如若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孵化出适配现阶段的内容生产、分发、消费产业链。腾讯音乐的诸多布局正在补齐唱片工业在平台化时代缺失的能力。
©深响原创 · 作者|依民
在疫情阴影笼罩下的悲观情绪里,腾讯音乐向市场交出了一份带有暖意的成绩单。
3月17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encent Music Entertainment Group,简称 “腾讯音乐”)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19年四季度,腾讯音乐在营收、净利、付费用户数、在线音乐ARPPU等几个关键指标上,均录得增长。其中,总营收同比增长35.1%至人民币72.9亿元(10.5亿美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至人民币10.4亿元(1.5亿美元)。
2019年全年,腾讯音乐总营收同比增长34.0%至人民币254.3亿元(36.5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6.7%至人民币46.2亿元(6.64亿美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17.2%至人民币39.8亿元(5.72亿美元)。
简而言之,持续增长是腾讯音乐2019年的关键词,腾讯音乐CEO彭迦信如此总结:2019年是集团业务全面健康增长的一年。
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
在国内,在线音乐正版化距今不过五年,在五年里重构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实现各方共赢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其中,建立用户为音乐内容付费的习惯尤其需要时间。从全球来看,在线音乐行业在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维持良好的盈利水平同样很难,同台竞技的玩家中,腾讯音乐的表现是颇为出色的。
穿透数据,拆解腾讯音乐的增长逻辑,离不开生态二字,彭迦信去年9月发布的CTS战略是对这一增长逻辑的最精简概括。围绕CTS,腾讯音乐对产业的“新基建”在持续进行,同时,这也锻造了其自身更为稳固的增长引擎。
换句话说:在帮助行业复苏、行业更多人成功后,腾讯音乐也在从整体的增长红利中得到应有回报。
增长从何而来?
在线音乐与社交娱乐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是腾讯音乐的独特竞争优势,当前,社交娱乐仍是腾讯音乐的主要营收来源,但从腾讯音乐最新财报看出,旗下在线音乐业务已经加足马力。
财报显示:
四季度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60.1%至人民币11.1亿元(1.6亿美元);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3990万,同比增长47.8%,环比上一季度净增加450万;
在线音乐ARPPU同比增长8.1%至9.3元。
上市之前,对于腾讯音乐是否能基于音乐业务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市场上有人保持怀疑。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在线音乐娱乐公司,腾讯音乐有着锚定着行业价值的意义,如今,第二份年度成绩单交出,腾讯音乐的表现足以宽慰行业人心。
驱动在线音乐业务增长的核心是内容,而构筑内容的竞争壁垒绝不只是储备版权而已,其考验的是平台方方面面的能力。
当前,整个在线音乐产业面临的现实是,传统唱片行业秩序已被摧毁,新的秩序仍在形成之中。在新旧秩序交替阶段初期,竞争曾一度聚焦存量版权,但争夺存量终究只能满足一时所需,行业如若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孵化出适配现阶段的内容生产、分发和消费的产业链。
长期关注和研究音乐产业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谦对「深响」表示,原本的唱片产业是一个涵盖人才挖掘、内容生产和宣发、内容货币化的完整链条,此前中国的唱片行业相较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并不是那么成熟和坚不可摧,正因如此平台才有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当前,唱片时代的不同工业链条在平台化时代如何能得到一个好的执行,是行业的共同挑战。
围绕这个议题,腾讯音乐进行了诸多尝试。
首先是与有强大内容生产能力的国内外唱片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平台流量为正版内容合理定价,提供相应回报。
更重要的是如何构建适合当前的内容生产机制,早在2017年,腾讯音乐即推出了腾讯音乐人计划,通过提供内容分发渠道、版权变现渠道等方式,帮助原创音乐人扩大作品影响力并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建立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