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3-15 18:54 的文章

公关生意越来越难做,或许是因为没找对路

虽然公关行业依然采取平面和数字媒体策略做品牌建设,但有的公司已经开始提供非传统服务和特色业务,争取能在公关行业的大变革中生存下来。

一月,两家精品公关公司Black Frame和Siren PR宣布即将关门结业。Siren PR创始人维尼·比特(Winnie Beattie)在声明中表示:“自公司从1999年成立以来,该行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很遗憾地宣布,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运营了。”Black Frame的布莱恩·菲利普斯(Brian Philips)则更加直言不讳,他告诉BoF,不想再“做公关”了。

近年来,“公关”的日子很不好过。品牌及其公关公司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客户不仅希望代理公司成为战略顾问、社交媒体大师和数据分析专家,而且仍要和1999年一样,能在顶级时尚杂志搏取版面。与此同时,大品牌把更多的市场营销预算划分给公司内部,让外部机构不得不为残羹冷炙拼得你死我活。

品牌依然需要大量的外部公司来协助他们管理品牌形象和触及顾客。但10年前的公关人怎么也想不到最紧俏的公关工作会是这些:据行业机构国际公关顾问组织(ICCO)的一项调查发现,公关高管们认为,今年增长最快的领域是数据分析、网红营销和内容创作。

公关公司必须要快速适应这种用较少预算完成更多工作的现状。曾经主要协助客户把广告活动推广到世界各地的公司,如今渴望依靠自身来创作内容;有的公司甚至还投资了代理的品牌;人脉关系和媒体投放仍然举足轻重,但它们变成了桌上的赌注。

“我认为,不能再把公关当作一种概括性的表述,”菲利普斯说道,“这种说法很宽泛,但其中包含了其他一些独立、专业的服务……比如文案、人才沟通、赞助拓展、活动等。”

菲利普斯的Black Frame在2月底结业,而这位创始人已经在着手创立一间“以创意为导向的工作室”了。那么,仍处于公关行业的公司有什么动向吗?我们探访了一些在传统公关业务以外开辟新路子的公司,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发展专长

过去,许多公关公司都是通才,他们为各个时尚客户打造的媒体策略可能与科技公司的相差无几。而现在,各家公司纷纷重塑品牌,除了把自己打造成专家,还招募了一批可引领品牌驰骋陌生领域的专家。

BPCM成立于1999年,代理的客户有Brock Collection、Shopbop等时尚及美妆品牌。该公司从去年开始走可持续路线,今年一月成立了一个有关大麻和大麻二酚(CBD)的部门。公司请来《InStyle》的创始编辑丽莎·高博(Lisa Gabor)为新部门的客户提供奢侈品的品牌化服务,也为现有客户寻找进入大麻市场的机会。

“除了从事多元化经营,还要开始深入挖掘各种机会,利用客户讲述的故事来打动消费者,”BPCM联合创始人瓦涅撒·凡·比斯曼克(Vanessa von Bismarck)表示。“(如果)执意只向杂志寄小样,然后大量发布新闻稿……这种公关方式是不会长久的。”

No. 29 Communications自我标榜为“一家肩负使命的传播公司”。公司联合创始人艾瑞·欧维斯(Erin Allweiss)表示,她会了解客户能否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比如TED大会这样的客户),从而筛选出潜在客户。欧维斯及其团队会根据消费者品牌,评估他们使用的材料和供应链做法,确保其可持续宣言“科学、严谨”。

透过与志同道合的客户合作,该公司找到了“异花授粉”(cross-pollinate)的跨界合作方式。例如,No. 29曾撮合环保运动鞋品牌Veja和儿童书插画家奥利威·杰弗斯(Oliver Jeffers)展开合作——后者出版的绘本《我们在这里:地球生活笔记》(Here We Are: Notes for Living on Planet Earth)向儿童描绘了物理世界及其被人类占领的过程。欧维斯说,两位客户推出的联名运动鞋系列在24小时内销售一空。

相比不断扩展长长的客户名单,罗列出正确的客户更为重要。

“(公关公司)只是追逐增长,或签下每一个……可能接触到的客户,这种策略其实是很短视,”传播公司创始人杰司·德瑞斯(Jesse Derris)说道。他的同名公司代理了Glossier、Everlane等直接面向顾客的品牌。“你需要有能力对有的公司说‘不’……只有优质品牌将来才能为你带来回报。”

不要只做中间人

几乎不会有公关公司的高层认为,在《Vogue》上发图,或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发表专题,一点也不重要。据ICCO的调查发现,最常见的客户要求依然是媒体简报,以及在恰当的出版物有正面报道。客户认为,这些做法能让销量立即飙升。

但大媒体上的报道将不再足以支撑一家公关公司的业务。如今,大牌平面媒体越来越少,公关的数量现在是记者的6倍,媒体收件箱也如同黑洞一般让新闻稿有去无回。现在,主导广告预算的是Google、Facebook等网络媒体,而不再是康泰纳仕(Condé Nast)或赫斯特集团(Hearst)。而且,透过社交媒体,品牌随时都能直接触及潜在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