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3-13 22:31 的文章

在快手“云游”大足石刻,用科技延续“千年香

  2020年2月25日,一个惊动重庆市民,甚至全国文化圈的消息突然传来:延续了840年的“宝顶香会”暂停举办。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往日游人香客川流不息的大足石刻景区,已经有半个多月看不见烛火檀香散发的袅袅青烟。

在快手“云游”大足石刻,用科技延续“千年香

  几天前,重庆人赵禄(化名)曾见过几位拎着香烛纸钱的老婆婆徒步前去祈福,他赶紧告诉她们去景区的路已封闭。重庆本地网络论坛里,网友“袁来就是你”留言感叹:“朋友圈都是说的这个,连续三年都去打卡了,今年应该不去了。”

  其实,疫情并未阻断人们与大足石刻的联系。3月11日至12日,越来越多人发现,大足石刻景区(ID:1817943900)正在快手直播。在景区讲解员、主持人和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的引导下,重庆市民得以通过快手直播重回每年都要去拜一拜的石窟、寺庙;全国各地的网友也在这个无法旅游的特殊时期,有机会瞻仰大足石刻这座闻名世界的历史遗迹。

  早在1999年12月1日,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为了让更多老铁看到大足石刻,快手针对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省份安排了同城页置顶推荐,联合“封面新闻”、“重庆卫视”、“快手旅行”、“快手正能量”进行转播。两天内的三场直播分别为“云游大足石刻博物馆”、“大足石刻——石壁上的博物馆”、“云游大足石刻”之“魔幻北山”,全网总观看人次1070.7万,快手老铁为大足石刻送出412.5万个点赞。

  随着讲解员和主持人共同打开大门,充满唐风宋韵的大足石刻博物馆首次以手机直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石窟艺术从印度起源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在经历1500多年的时空跨越后,大足成为了石窟艺术千年旅程最后的归宿。

在快手“云游”大足石刻,用科技延续“千年香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这里遍布着唐、五代、宋、明、清时代开凿的洞窟和佛像,其中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胖美人”日月观音、秀美的毗卢遮那佛头像、曾在1995年被盗又失而复得的释迦牟尼头像、见证了“烧香拜佛”千年风俗不改的明成化七年的香炉……无数珍贵的文物在这次直播中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老铁们跟随镜头“云游”期间,通过高清手机直播近距离观赏到镇馆之宝——释迦摩尼佛像。佛头顶部一圈圈罗髻,袈裟轻盈流畅的肤质、线条,每一处细节都能呈现在千里之外的手机小屏幕上,讲解员仿佛就在人们的耳边,细细介绍着佛像的历史演变。

  3月12日下午3点的直播,快手老铁跟随讲解员漫步在167平方千米的大足石刻景区,在大佛湾浏览大足宝顶石窟经典景点圆觉洞、华严三圣、千手观音、六道轮回、父母恩重经变等遗迹。

在快手“云游”大足石刻,用科技延续“千年香

  “云游”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一尊长得像熊猫,看上去略显蠢萌的老虎石刻。曾经这里是一座道场,古人希望老虎能带来威严的感觉,然而当年的工匠没见过老虎,只能以熊猫为参考“照猫雕虎”。

  当全身贴满金箔的千手观音出现在老铁眼前,大家纷纷感慨可以在线“云膜拜”一番。能够近距离瞻仰千手观音并不容易,2008年夏天,这座石刻开始修复,仅修复方案的编制就用了3年,又耗时5年才修复完成与公众见面。有老铁就曾在大足旅游时错过了千手观音,如今可以在直播中与它相见。

在快手“云游”大足石刻,用科技延续“千年香

  晚间的“云游魔幻北山”直播,难得地展现了夜色下的大足石刻景色。“转轮经藏窟”平时很少对外开放,这里是宋代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有老铁留言说:“这么高的待遇,平时根本不可能走进去。”但这次直播,老铁们随着直播镜头足足在石窟内细细转了几十分钟,看到了古代工匠们鬼斧神工的技艺,也了解到一代代文物保护者在背后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