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经开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1992年,湖南岳阳经开区乘着南巡讲话的浩荡春风扬帆启航。
在改革中诞生、在开放中前进,是岳阳经开区人的使命和责任。
锁定愿景,疾步前行。
如何使昔日荒草萋萋的穷乡僻壤变为欣欣向荣的新兴城市,绘就成一部精彩纷呈的发展史?
岳阳经开区给出的答案是创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岳阳经开区工委书记文春方指出,作为岳阳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岳阳经开区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岳阳经开区深入践行省市创新引领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8年,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9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47.9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4.97亿元,占GDP比重37.3%;完成R&D研发经费投入约9.93亿元,占GDP比重4.4%。
政策引领、资金引导
高新技术发展氛围越来越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推动力。
岳阳经开区工委、管委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劳动、人事、工商、税务、财政、招商、发改、开发总公司、农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创新创业工作,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定期研究情况、分析问题、制定政策。
为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踏上高新、高效、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路子,近年来,该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荐全民创新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工商财税政策等文件,鼓励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孵化器投资建设新型孵化载体,努力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同时,全区已形成以政策体系为引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极大的鼓舞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与发展高新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了全民创新热潮,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2018年全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1家,其中第一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12家通过公示,第二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8家。
全区制定了《关于激活农村带头人队伍的意见》,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党政干部、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劳务能人,优先纳入“公选”范围,推荐优秀创业能人进入村两委会班子,一批致富能人被选入村两委会班子。每年安排科技创新奖励专项1000余万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培优育强、申项争资
企业自主创新劲头越来越足
日前,在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中,我区湖南康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的研制和应用、岳阳昌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环己烷氧化废液资源综合利用、岳阳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补肾口服液中药配方、制备工艺的研究及产业化等项目入选其中。
该区全力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和扩能增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劲头越来越足。
一方面,该区充分利用海陵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器优势,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30多家,现有在孵企业30家,园内巅峰科技、中晟热能、千牛无人机、鼎创科技等科技公司科研成果突出,中晟热能已成功申报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另一方面,该区强化科技专项引导申报。2018年共组织企业申报省、市各类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共42个,其中省科技计划项目32个,市科技计划项目9个,为企业争资1052万元。组织润泽医疗、巅峰科技、信达物联等9家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其中润泽医疗荣获国家优秀奖、省一等奖,巅峰科技荣获省优秀奖。同时,进一步支持企业自主研发高科技项目。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依托,每年开发高新技术项目数十项,部分项目填补了国内或省内空白,成为岳阳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来源。如中科电气成功研制的空芯铜管电水内冷型方圆坯连铸电磁搅拌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国家五部委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成为国内目前唯一能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国信军创6906主动激光成像技术、3D航空影像真三维重建系统、高动态卫星接收机等四个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筑盛阀门自行设计制作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推拉式冷弯弯管机;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安全质优生猪养殖益生菌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无旁通不成对换向型蓄热式燃烧技术”项目分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区校合作、院企联姻
“产学研”一体结合越来越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