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3-06 04:21 的文章

IPO日报:德必文化“二房东”模式藏风险,仁会

从热捧IPO到并购主流化 股权基金退出路径之变

股权转让服务平台潜力股对2009年-2011年成立基金的退出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中国市场,IPO退出比例为59%,其次是并购退出占比19%,转让退出占比16%,剩余部分为回购退出。在更为成熟的美国风险投资市场,并购退出却占据主流地位,比例为56%,其次是转让退出占比38%,IPO退出成了少数派的选择,占比约5.6%。

理论上来说,IPO项目的门槛更高、难度更大,比例应该更低,但中国的IPO退出比例反而更大。原因在于,中国的投资机构过于追求IPO,却对并购、转让等其他方式不够重视。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一二级市场间价差不断缩小,甚至出现价格倒挂的情形。超级独角兽项目越来越少,对早期投资方来说,多轮的股权稀释后,最终很难拿到高额的回报倍数。

【A股IPO】

德必文化闲钱理财又来“圈钱” “二房东”模式拟IPO藏何风险?

2月7日,文创产业园运营商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证监会官网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德必文化本次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 1347.4万股(发行后在总股本中的占比不低于25%),拟募资5.7亿元,主要用于园区升级、园区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其中1.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运营方式上来看,该公司主要通过“承租运营”和“受托运营”两种模式经营文创产业园,这一商业模式也被业内称为“二房东”模式,而这类模式最大的风险则来自于项目所在土地的使用性质是否合规。招股说明书显示,德必文化目前在运营的41个文创产业园中,有超过半数园区所在的土地存在使用与规划用途不一致的情况,另外还有部分园区的租赁房产存在权利限制等风险。至于是否有信心消除发审委在相关问题上的顾虑,德必文化暂时未做更多披露。

威迈斯IPO:第五大股东成老赖 ,营业收入涉嫌“掺水”

近日,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招股书,拟计划登陆深交所上市。资料显示,威迈斯成立于2005年8月,主要经营范围是DC-DC模块电源、AC-DC 模块电源、电子、电气控制设备的设计、生产等,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威迈斯的第五大股东蔡友良被深圳中级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记者了解到,债权人杨俊远很有可能没有偿债能力。也就是说,蔡友良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将要代替杨俊远还掉此次债务。如果威迈斯此次上市成功,蔡友良有可能会卖掉威迈斯的股份来缓解现在的债务危机,那么这将违反《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豪美新材IPO:变卖家当充利润 “后院失火”纠葛多

受新冠疫情影响停摆了近1个多月的IPO发审会终于重启,据证监会官方网站显示,2020年3月5日,2020年第23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即将正式举行,3月5日当天迎来的第一位IPO玩家广东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即将接受发审委的审核。

通过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豪美新材有些利润很大部分来源于变卖资产,特别是2019年上半年有近一半的净利润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豪美新材或在通过处理资产来弥补盈利能力上的不足。2019年1月,豪美新材子公司贝克洛将孙公司科建投资100%股权转让给泰禾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按净资产作价5547.7万元。

【科创板IPO】

仁会生物IPO:唯一上市产品缺乏竞争力 能否撑起超50亿估值存疑

近日,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仁会生物”)公开招股书,拟从新三板转战科创板。然而,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质疑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仁会生物目前的基本面看,虽然企业市值高于上市标准,但是公司持续亏损、主营产品市场表现不佳、创新能力不足,仍存在企业上市失败的风险。

从产品结构来看,仁会生物似乎的确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市场表现不佳等问题。仁会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谊生泰于2017年2月正式在国内上市销售,是公司目前唯一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公司的长期亏损主要也是由于谊生泰目前尚处于市场导入期,其他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据了解,谊生泰主要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近年来,国内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制药企业,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港股IPO】

上市公告发了又删 信联科技IPO之路有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