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2-22 15:52 的文章

震惊 转场文化——藏族篇

藏族转场

  详情如下:因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一地区不管是在以草原草场为主,还是以草甸草场为主的牧区,其季节间的分布并不平衡,暖季(夏秋)牧场面积远大于冷季(冬春)牧场,在西藏,其比例约为1;0。59。但是由于冷季牧场的热量和水份条件较好,单位面积产草量比暖季牧场要高,暖、冷季牧场的总产草量较接近,在西藏,其比例为1:0。95。不过西藏冷季长达7~8个月,暖季只有4~5个月,两者放牧时间之比近于2:3,因此,暖、冷季牧场的实际载畜能力相差很大,其比例约为1:0。68;其次,藏族牧区一般的草场牧草低矮,不宜作打草场,难以储草越冬,这对解决冷、暖季牧场不平衡的问题很不利。基于这样的自然条件,为尽量保护冬春草场,使牲畜顺利越冬,藏族牧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按季转场的放牧方式。西藏各地牧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将社队的牧场划分为二季或三季使用,个别有划分四季的,即冬春—夏秋形式的两季草场和冬—春—夏秋,或冬春—夏—秋形式的三季草场。由于各地气候的差别很大,季节转场的时间不一致。因此,在藏区形成了按季转场,没有长久(一年以上)的定居点,一年四季在广阔的区域内随畜群迁徙流动的放牧方式。

  因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一地区不管是在以草原草场为主,还是以草甸草场为主的牧区,其季节间的分布并不平衡,暖季(夏秋)牧场面积远大于冷季(冬春)牧场,在西藏,其比例约为1;0。 59。但是由于冷季牧场的热量和水份条件较好,单位面积产草量比暖季牧场要高,暖、冷季牧场的总产草量较接近,在西藏,其比例为1:0。 95。不过西藏冷季长达7~8个月,暖季只有4~5个月,两者放牧时间之比近于2:3,因此,暖、冷季牧场的实际载畜能力相差很大,其比例约为1:0。 68;其次,藏族牧区一般的草场牧草低矮,不宜作打草场,难以储草越冬,这对解决冷、暖季牧场不平衡的问题很不利。基于这样的自然条件,为尽量保护冬春草场,使牲畜顺利越冬,藏族牧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按季转场的放牧方式。西藏各地牧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将社队的牧场划分为二季或三季使用,个别有划分四季的,即冬春—夏秋形式的两季草场和冬—春—夏秋,或冬春—夏—秋形式的三季草场。由于各地气候的差别很大,季节转场的时间不一致。因此,在藏区形成了按季转场,没有长久(一年以上)的定居点,一年四季在广阔的区域内随畜群迁徙流动的放牧方式。

藏族转场

  在安多地区,每年藏历二三月间,分散于唐古拉山以北各处冬春草场的牧民,开始从不同路线、翻越不同山口向唐古拉山以南的夏季牧场迁徙,大多是两三户牧民一起搬迁,也有一家一户搬迁的,此时正值接羔育幼季节,走走停停,住几天迁徙一次,需两三个月才能到达目的地。按规定,如无特殊情况,牧民们必须在五月份前过扎加藏布(否则要罚两头牛),到达卓给山附近的夏季牧场。藏历五、六、七三个月,牧民在夏季牧场放牧,由于草好,一般不再搬迁,个别牧民也有再搬迁一两次的。藏历八月,最迟十月,牧民逐渐向北迁徙到冬季游牧地。

  安多牧民的游牧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季节草场的转移,以扎加藏布为界,以北为冬春季牧场,以南为夏秋季牧场。每年藏历二三月南下,五月过扎加藏布,八至十月北上,南来北往,十分有规律。但每户牧民的迁徙路线,经过的山口不一定相同,有一定的习惯性,也有一定的随意性。第二个层次,即季节草场内的迁徙游牧,则没有规律,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夏秋季草场,因水草丰盈,除少数人家搬迁一两次外,一般连续住几个月,不再搬家。而在冬春季牧场,则搬迁频繁,既有四五天、七八天搬一次的,也有十天半月乃至一个月左右搬迁一次的。这主要视水草而定。搬家的方向、地点无定例,哪里草好就往哪里搬,有时在居住点附近草吃得差不多时,牧民就骑马到周围巡查,看什么地方草好,就搬往那里;有时因找不到合适的牧场,又搬回了原来住过的地方(指同一个季节曾放牧过的地方)。牧民全年迁居次数多的可达数十次,少的也有十几次。

  现在那曲地区的西部、北部(聂荣、安多、班戈、申扎、双湖、文部等)地区内,大多采用常年游牧不定的放牧方式。这些地区大多属于高寒草原区的北部地区,牧草覆盖度和单位面积产草量均大大低于其它地区,特别是大大低于高原草甸区,人口密度至今也是整个藏区最低的地方。可以说,地广人稀、牧草产量低是导致游牧的基本生态原因。

  (文章内容来源于: 龙之媒马文化)

本文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