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2-19 06:28 的文章

“百利天下国际人才核心素养模型”重磅发布!

  百利天下教育近日发布了“百利天下国际人才核心素养模型”,通过全面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参照5大国际组织及8个教育发达国家的素养模型,结合百利天下十余年留学规划和成功案例经验,对标海外一流大学的录取标准和培养目标,最终研发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国际人才必备5大素养领域和38项素养指标。

  近几年在教育领域有很多热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论语》,初中古诗文增加到124篇。很多中国为学生举办十八岁成人礼,邀请家长参与,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换书信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校教会学生懂责任知感恩。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在2018年成立了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帮助在校学生提升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适应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可见,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校教育似乎已经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而这一切都和八个字息息相关,那就是“国际人才核心素养”。

  如何理解“国际人才核心素养”?

  “核心”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要具备,最关键最重要。“素养”不是指道德品质,它是从英文competency翻译过来的,比较综合的一个概念,包括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素养更看重后天的教育作用。早在20世纪,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我国专家经过研究,最终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那么为什么是“国际人才”的核心素养呢?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全球化、信息化、互联网趋势之下,必定带来经济一体化和人才的国际流动。所有人面对的未来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国际的。总之,作为一个终生成长的体系,国际人才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在学生走进社会后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什么是“国际人才核心素养”?

  作为具有十多年留学规划和服务经验的教育机构,百利天下教育集团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于2019年11月正式发布“国际人才核心素养模型”,旨在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助力学生升学和就业,最终助力学生终身成长。

  此次研究立足于林崇德教授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和内涵解读,全面领悟三个方面, 六大素养和18个指标, 参照5大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OECD)等,以及8个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国的21世纪核心素养,与此同时,结合百利天下十余年留学规划和成功案例经验,对标海外一流大学的录取标准和培养目标,最终研发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国际人才必备5大素养领域和38项素养指标。

  具体解读如下

  1、健康与安全

  涵盖健康素养、安全意识与行为共两项。

  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始终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健康的意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获得幸福生活。

  2、知识基础

  涵盖母语能力、外语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等共七项。

  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到掌握外语沟通交流技能,从信息化时代下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到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和工具方法,这是每一个学生面向21世纪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3、学习与发展

  涵盖学习素养、主动探究、创新与创造力、自我管理等14项。

  该领域是5大领域中内涵最为丰富的领域,以终身学习为主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我管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真正落实到学习到思考,从思考和行动的各个环节。

  4、与人交往

  涵盖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等7项。

  全球化经济下对于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团队协作、如何发挥个人领导力是面向未来的必备能力。

  5、公民意识

  涵盖法律与规则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文化等8项。

  在民族自豪感的基础上,培养拥有中国心和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

  以上5大领域基本上覆盖了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要求,为中国学生升学、就业、社会贡献及终身发展给予明确的指导方向。

“百利天下国际人才核心素养模型”重磅发布!

  “国际人才核心素养”有多重要?

  或许有人会说,核心素养听起来太虚了,我就想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过个快乐的人生,无需素养也能搞定。非也非也呀。自从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之后,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等已经通过各种方式逐渐落地,比如北京十一学校推行了选课走班全面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书院制的通识课程体系,最近比较火的大语文,编程,STEM教学,PBL项目学习法等,全部指向了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