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2-06 15:44 的文章

一线|留人才靠什么?光“补短板”是不够的

日前,大众日报客户端发文《山东,靠什么能留住年轻人才》,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梳理众多留言及相关信息发现,网友普遍认为,薪资待遇是留住人才的一方面,但不是全部,如何为年轻人才做好服务也十分关键。

有网友留言吐槽:

办事情太难了。我的注册材料因为单位的疏忽给遗漏了,让个人去办理,材料交了半年了,打电话询问都推说不知道。

我是公费师范生,入职三个月了,工资一直没发。属于跨地市签约,单位却一直不说迁户口、缴纳医疗保险的问题。

据此,网友认为“尊重人才的观念没有树立,体制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很难留住人。

网友的问题是很具体的,但是不是能够直接用来评价山东人才环境还需要讨论。

这几年,我省采取了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从调查及网友反馈来看,返乡人才又想离乡、想回乡又顾忌重重的不在少数,已经成为了一种氛围。

特别是,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成为各地竞争的主要领域。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才环境的内涵是动态的、竞争性的,目前存在的许多短板,是在比较中发现的。但是,如果仅仅是抱着补短板的心态,也未必会有理想的效果。

网友留言中也有和外地先进省份的对比,不仅有政府层面的办事快,还有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都说重视人才,怎么重视呢?前述网友吐槽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人才引进来,进了单位,先不说发展空间、培训机会,连基本的后续服务都跟不上。不予缴纳社保、不按规定发放工资等情况比比皆是,更别提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了。

引进前,众星捧月,高度重视;引进后,遇到难题谁也不认识,谁也找不到。如此,人才怎能不压抑、郁闷!

近日,记者注意到这样两则信息,可以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一位新入职的老师办理出差报销,只需简单整理票据,找到学院教师事务服务专员,后面的步骤就一站式完成。这得益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在校内率先推出的“最多找一人”改革探索,通过专员代跑代办快捷处理各项业务。

另外一则:今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学教师服务大厅于正式启用。大厅实现了办事“一站式”服务模式,首批包括党政办公室、保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教务部、研究生院、计划财务部、国际交流合作处、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校工会和教师发展中心等10多个部门入驻大厅。各管理服务部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既有工作进行了流程优化与再造,推动服务事项公开化、业务流程清晰化、服务规范统一化,不仅简化了教师办事流程,也强化了部门间的协同联动,打破壁垒,全力推动教师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其实,每到年底,经费结算、排队交表是很多老师最头疼的事情。可以说学校服务教师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而上述两种方式至少是为解决问题,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让他们心无旁骛做研究做出了有益探索。

可以说,为留住、用好人才,这些地方、单位在主动想办法,不断建立起人才竞争的优势。这也提醒我们,不仅要对标先进补短板,还要用好本地资源,独辟蹊径,建立自己的人才竞争优势,形成名片效应。

我省“一次办好”改革方案指出,工作目标从“办结”提升到“办好”,改革范围从依申请的政务服务扩大至政府全部行政行为,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改革的范畴。

具体来看,年轻人才成长、成才,立业立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不仅有涉及政务服务的,可能较多的还是工作与生活方面的具体难题。

因此,从服务人才的角度来说,要留住人才,不仅需要政府政务服务“一次办好”,作为使用人才的主体——企业、高校等也应主动以“一次办好”的服务理念来服务人才。如此,才能形成合力,让办事难变成一次办好,更好地服务人才,形成独特的人才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浙江大学微博、北京理工大学新闻网等)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线|留人才靠什么?光“补短板”是不够的

[责任编辑:杨凡、武云泉]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