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2-05 23:31 的文章

溧水开发区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

    人才资源在区域发展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过26年快速的发展,溧水开发区进入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阶段,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今年以来,溧水开发区紧紧围绕创新名城建设,聚焦企业不同层次人才需求,汇集人才资源、夯实创新基础,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引进、培育和服务体系,为园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搭建高端平台,对接高层次人才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溧水开发区布局打造的重点产业,园区内集聚了5家整车企业和8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业。

溧水开发区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

    今年2月,“长风计划”—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研讨会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家智库成立仪式在溧水举行。7位院士和67位来自高校、企业、研究中心的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知名教授加入智库,共同为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专家智库的成立,为推动高层次人才与地方产业企业发展服务对接提供了渠道平台。”溧水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搭建高端的人才服务平台,业界顶尖专家学者们为行业内企业的研判决策、创新发展给出了专业的意见指导。

    落户园区的“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服务云平台”,同样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融合的科技服务项目。加盟该项目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贾马尔迪恩今年刚刚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溧水开发区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

加拿大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贾马尔迪恩

    “在平台建设初期,因为专业技术中含有不少专业术语,而企业的需求也未能准确用相应的技术表述,导致双方无法实现精准对接。在贾马尔迪恩院士的加盟下,利用其在普适计算与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提供科技大数据整合方法和精准推荐技术,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和算法,实现科技信息的智能推送,让这一平台不断完善。”

    溧水开发区人才办主任程刚介绍,贾马尔迪恩院士的加入,为项目的完善建设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

溧水开发区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

    今年以来,在“共享数字化智能工厂”座谈会、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等一系列行业研讨活动中,都出现了各领域院士、专家学者的身影,这些“最强大脑”们,为园区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瞄准发展需求,网罗基础性人才

    除了高精尖、领军型人才外,基础性人才储备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底蕴。

    “近年来,溧水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城市面貌日兴月异,但是作为一个‘新兴城市’,还是面临着城市知名度不够高,对年轻人就业的吸引力不够强等问题。”谈及人才招揽,人才办相关负责人直言,在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中,溧水开发区需要更加主动。

    今年3月,溧水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夏云带队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亲自向在校大学生推介溧水区优质就业环境,欢迎应届毕业生们来溧水看看,感受溧水开发区的发展活力。当天随行的还有20多家园区企业,带去了123个岗位招聘需求,现场就有逾百人次的高校生达成了求职意向。

    把人才招来的同时,更要把人才留住。位于溧水产业新城的人才公寓项目“幸福寓”在今年5月正式对外运营,公寓内家具家电设备齐全,住客可以真正实现拎包入住,开放当天就引发了大家的热情,400多套人才公寓引来首批租客。据悉,除“幸福寓”项目外,溧水开发区还有另外两处人才公寓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

    没有住得上人才公寓也没有关系,为彻底解决人才在溧水工作发展的后顾之忧,溧水区出台《溧水区人才安居办法》,把人才安居的适用对象分为A、B、C、D、E、F六类,涵盖了从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人才、中青年专家到高校毕业生的各层次人才。

    “一名刚毕业的外地学生来溧水工作就可以享受每月600元的租房补贴,就溧水租赁市场价格而言,二人合租一套公寓的话,差不多就能全部抵掉房屋租金。”溧水开发区人才办负责人说。

溧水开发区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

    完善培育体系,培养技能型人才

    许多落户园区的企业向溧水开发区人才办反映,企业需要招一些对口的技术工人和一般的行政人员,在溧水却总是招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