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闭幕
昨日下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圆满落幕。
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市与专业组织、培训机构、留学人员达成的引智项目合作意向达3000多项,两天入场参观洽谈人数近10万人次。
昨日下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圆满落幕。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市与专业组织、培训机构、留学人员达成的引智项目合作意向3000多项,两天入场参观洽谈人数近10万人次。
10万人次入场
今年大会邀请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和人力机构参与,外国专家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8500多人,各省市人力资源、科技、教育部门和各类引智企业代表9300多人参会。大会期间举办的各类会议、活动达127场。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市与专业组织、培训机构、留学人员达成的引智项目合作意向达3000多项,两天入场参观洽谈人数近10万人次。
大会涵盖高峰论坛、展览洽谈、人才招聘、项目对接、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专业会议、评选及颁证活动、主宾国与分会场等8大类共18个板块。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大会规模继续提升、内容更加丰富,国际化程度为历届之最,更加彰显“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特点,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较大突破和创新。
在展览洽谈方面,全国引智成果展览由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机构组团参加,宣传介绍各地吸引海外人才环境与政策。其中,京津冀地区城市联袂组团,广东省则首次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展区,是本届大会一大亮点。改革开放40周年引智成果展重点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引才引智成果。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展区集中展示了深圳市“一园多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成果,宣传推介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产品和技术。
香港分会场将于4月17日举行
大会首设德国为主宾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邀请德国专家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职业培训机构、高层次人才机构、科技企业以及高端专家和在德留学人员参加大会。
大会首设德国、香港分会场,并在宝安区、龙华区设置区域分会场。3月22日,德国分会场在柏林举办大会分会场活动,反响热烈。4月13日,宝安分会场在宝安人才园举行开幕式,以“智创湾区、才聚宝安”为主题,举办百家名企精英洽谈、优秀创赛项目落地对接会等活动。4月14日,龙华分会场在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开幕,以“首届国际人才节”为契机,举行“中国梦、人才梦”国际人才嘉年华、第五届“百名海外博士龙华行”等5项活动。香港分会场将于4月17日在香港洲际酒店举行。
作为大会的重要板块,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届国际赛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柏林、以色列特拉维夫、日本东京、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波士顿、美国硅谷和英国伦敦举办9场分站赛,共征集到来自24个国家1460个项目报名,大会期间有135个项目来深参赛。以色列赛区生物与生命科技行业的科恩尼特视力(Corneat Vision)项目摘得桂冠,获得100万元人民币的最高奖项。
2018宝安国际人才周开幕
13日下午,第16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宝安分会场暨2018宝安国际人才周开幕仪式在宝安人才园举行。科技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副市长艾学峰出席开幕式。
去年,宝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8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30家,居全省区、县第一。为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今年宝安区承办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德国、宝安分会场,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3个海外分站赛、2个行业赛和1个专业赛,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首届“宝安国际人才周”系列活动。其中,47个海外优秀创新项目在宝安参加了行业赛、专业赛决赛,首批已有6个优质创新项目达成初步落地意向。
艾学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长期落户深圳,为深圳集聚全球人才、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源头活水”。 面向未来,深圳将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广聚海内外优秀人才。他表示,近年来,宝安区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引才、育才、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方面成果丰硕,相信宝安区在新时代一定会乘势而上,加大海内外人才引进力度,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