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完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没有哪一次播种,不是为了收获。但每一粒粟的收获背后,总少不了悉心培育和耐心等待。
在11月8日至11日这短短4天里,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547名海外人才、外国专家和社团组织代表,携480余个具有前瞻性和技术含量的项目,来到浙江,来到杭州,共赴这一年一度的盛会。
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杭州经济创新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杭州推动城市国际化提供了支持。
这是浙江杭州自2009以来第八次举办的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八年来,大会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全球范围,成为杭州乃至浙江招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和“金名片”。而今年大会抢抓峰会效应优势,人才项目更重质量,活动安排也更加丰富多彩,仅杭州市就签约项目187个,签约金额2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19.5%,达成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意向近300人,均创历史新高。
弄潮儿向涛头立,钱塘江畔再出发。这是一次人才与资本对接的盛会,也是一次展示杭州良好创业环境的盛会。让我们通过四个关键词,再次走近大会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关键词1 峰会效应
海外英才给予热烈响应
春华秋实。后峰会时代的杭州,精彩处处迸发。2016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的举办,成为杭州吸引全球人才,以人才国际化助推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实践。
大会规格高。由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大会受到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多次了解大会筹备进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在大会开幕前一天,召开“创业在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出席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对大会筹备给予了很多具体指导。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仲灿,副市长谢双成一直关心并多次研究部署大会的筹备工作。省、市各相关部门也精心做好组织落实工作。
大会更加突出高端引领。共收到3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报名,组委会结合项目前期对接情况精心挑选,向662名海外留学人员发出参会邀请,最终参会的547人,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各类创业创新项目480余个。同时,大会共征集到创新创业项目1300余个,经过认真梳理归类,分20批将600个项目向各区县(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各类科技园、大型企事业单位、风投机构以及市直有关部门等进行了广泛发布。
“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浙来杭创新创业的品牌,历次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不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广泛好评,今年的大会在峰会成功举办之后召开,意义重大、关注度高,相信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这次大会一定会更加务实高效,一定会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 在会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姚志文这样自豪地介绍。
关键词2 国际化 主会场新增高端外国专家专区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700年前,马可•波罗初次踏上杭州这片土地时,就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因为这里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斗转星移,春夏交替。如今的杭州,这座有着浓浓东方韵味的城市,愈加显现出充满魅力的“国际范”。而一座国际化城市,不仅需要高端化的产业结构,更需要人才国际化。因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没有大批人才的云集,就难以做好、难以完成。
11月9日上午,2016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3000多名海内外人士共赴盛会,碰撞出创新创业的火花。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建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市长张鸿铭,市委副书记俞东来,张仲灿、谢双成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巡视洽谈会现场。张鸿铭在开幕式上致辞。
简短的开幕式后,主会场紧接着开展了海外留学人才项目与技术合作洽谈会、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重点项目发布、项目签约仪式等主题活动。
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547名海外人才、外国专家和社团代表,携48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受邀参会交流,其中博士338人、硕士136人,海外工作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147人、20年以上的90人。这些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