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华:2020年北京金融人才将达28万人 进一步加
金融界网站5月29日讯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9金融街(行情000402,诊股)论坛年会—金融人才发展分论坛”在京举办。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刘敏华表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金融的核心资源。近年来,西城作为首都金融主中心区,加快推进世界高端金融人才聚集区建设,创新金融人才政策体系,拓展金融人才事业平台,强化金融人才服务保障,完善金融人才工作格局,形成了良好的金融人才生态环境,有力推动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图为: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 刘敏华
刘敏华认为,首都金融业要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树立战略思维,从大局出发,真正向前展望、提前谋局,不断增强首都金融业发展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借此机会,就建设世界高端金融人才聚集区交流三点想法:
一是聚焦产业战略支撑首都发展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北京,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并要求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培育金融、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血脉通,产业发展才有张力。这就要求我们,把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作为发展首都金融业的核心目标,通过金融业的发展为"四个服务"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保障。去年北京市委出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2018—2022)》,为金融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事业方向。要对标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别是围绕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按照“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人一策”的方式激励科技领军人才。要推动若干个千亿级、数十个百亿级高精尖产业集群的建设,这就需要一系列金融产品和金融政策的支持。要支持在京金融机构发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为科技领军人才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推出更多的个性化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科技创新和成(行情002001,诊股)果转化的多元化融资需求。要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强金融与文化的"黏性",着力培育文化金融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产业货币信贷政策,创新金融文化服务模式、探索无形文化资金融资租赁等,重点在文化、版权、旅游、体育等领域打造一批文化金融的重点品牌。希望金融的发展能够和产业的战略结合起来,“才业融合”是人才发展的规律,首先要抓住高精尖产业。
二是依托空间战略保障区域功能定位落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支撑区域发展的强力保障。我们要按照北京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引导金融人才优化功能布局,服务各类区域发展定位。要注重金融功能区联动,促进金融街和丽泽金融商务区一体化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金融信息、金融中介、金融文化等领域互联互通,不断拓宽金融人才发展空间。推动金融与"三城一区"融合互动,围绕"聚焦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的发展目标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示范区"建设任务,差异化配置金融资源,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的精准化、专业化、规模化。为了优化"三城一区"引才聚才地方品质,我们将朝阳望京、中关村大街、未来科学城和新首钢作为首都国际人才社区首批试点基础上,今年又将通州、顺义、怀柔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试点,实现了全覆盖。为了做实国际人才社区,我们会同市金融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公司、国开金融公司、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北京分行、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北京分行、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北京分行、太平保险、北京银行(行情601169,诊股)、北京农商行、华夏银行(行情600015,诊股)、北京人寿等10家金融机构筹建创新发展基金,利用综合金融手段,支持人才创新项目落地,保障各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近期,我们将与这10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强化北京金融管理、天津金融创新运营、河北金融后台服务"的任务分工,支持城市副中心面向京津冀区域重点发展金融增值、财富管理、绿色金融等业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金融科技中心,设立雄安银行,加大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疏解到雄安新区企业的投资力度。
三是实施人才战略建设世界高端金融人才聚集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