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5-29 16:24 的文章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专题

11月6日-7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国际性的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国际国内人才、智力、技术、项目和管理一体化交流对接的重要舞台,成为我国引进国外人才与智力的重要平台。记者从大会组委会了解到,深圳博士后站将携150多个招聘岗位,首次亮相大会,在展示深圳博士后工作成果的同时,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抛出橄榄枝,而香港50多名博士也将亮相助力,为大会添彩。

深圳博士后大步迈向国际化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博士后站携150个岗位“揽才”

“这是深圳博士后工作站首次组团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我们希望通过大会的平台,展示深圳博士后工作的成果,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博士后工作站,在为深圳培养、吸引、使用高层次人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技处处长张谦向记者介绍。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1995年7月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的。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在各设站单位的努力下,我市博士后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深圳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其中深圳大学设有3个,中科院先进院设有1个,纳入深圳管理的依托本部流动站单位3个。经国家批准的博士后工作站有85家,创新实践基地有95家。博士后站主要从事通讯电子和互联网产业、生物技术及医疗器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金融证券产业。博士后研究学科主要为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法学、哲学和农学。

记者了解到,此次深圳博士后加盟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引起了香港同行的高度关注,香港各高校科研机构将组织50多名博士参加大会。同时,深圳各博士后站也借此机会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抛出橄榄枝。“我们带来了150多个博士后的招聘岗位,希望通过大会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发出邀请,欢迎加入到深圳的博士后队伍中来,共创辉煌的未来。”张谦表示。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一枝独秀”

“高校和科研机构少是深圳博士后工作发展的短板,但是深圳的企业开展博士后工作在全国‘独树一帜’。”张谦介绍,博士后站一般包括设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流动站,以及设在企业的工作站。深圳的博士后工作特点非常明显,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稀少,绝大部分是以企业为主的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的工作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创新意识浓厚,成果显著。

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年轻的高层次人才,不再满足于停留于科研院校的理论研究,他们开始转变观念,更加愿意到企业中去,与企业一起成长搞发明研究,让自己的产品成功走向市场。譬如,先健科技,他们的一种心血管支架就是博士后研究出来的;又如赛为智能博士后创新基地,一名澳大利亚女博士后研发出了定位识别系统,能在密集人群中迅速把目标定位。通过设立博士后站,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增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博士后科研工作为深圳培养、吸引、使用高层次人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士后已经成为我市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深圳博士后站近年来还有一个新趋势,那就是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博士后站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联系广泛,有一定国际化程度。“在短短的时间里,光启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建成了一支20余人的博士后队伍,已申请国内专利1000余项、国际专利2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项。在站博士生就大多来自海内外各大名校,如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国鲁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等。学科背景涉及人工超材料、微波电磁场、太赫兹器件等多个领域。”

在深留深博士后扶持力度大

深圳历来非常重视博士后工作。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曾经指出,深圳要吸引更多人才,其中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很必要。博士后站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也是企事业单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平台,要重视和加大力度做好博士后工作。

多年来,我市一直把博士后工作作为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博士后工作。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几千万的专项资金,对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和博士后个人进行补贴和资助,为开展博士后工作创造了比较优越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