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0-31 18:59 的文章

“千年瓷都”舞出文创新风尚

  景德镇千年窑火传承不息,创新不止。创新、创意在这里碰撞,催生了各种奇思妙想,艺术陶瓷、创意陶瓷、日用陶瓷、高技术陶瓷等异彩纷呈。

  景德镇瓷窑保存了完整的工艺,拥有千年历史。正是一代代陶瓷从业者的坚守和传承,让景德镇引领风尚潮流,尽显景德镇陶瓷的魅力。

  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国与世界对话。走进“千年瓷都”景德镇,就像走进了瓷的世界,瓷盘、瓷碗、瓷瓶、瓷画、瓷灯……巧夺天工的瓷器充满创新、创意,青春的活力在这里迸发。8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这一国家战略给古老的景德镇带来了新机遇,瓷都展现出发展的巨大潜能。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9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来自中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近千家陶瓷企业参展,3500多名客商参会,艺术陶瓷、创意陶瓷、日用陶瓷、高技术陶瓷等一应俱全。瓷器之美跨越国界,一件件精美的展品让各方嘉宾流连忘返,各种商业洽谈、展览展示、产业论坛等活动让这里热度攀升。

  传承工匠精神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老艺人们现场展示陶瓷制作的传统工艺,让游客们惊叹不已。

  10月19日,明清葫芦窑复烧点火仪式在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熊熊燃起的窑火让人找回了“一城瓷器半城窑”的记忆。

  从2009年开始,景德镇相继复烧了10余个历代典型瓷窑,实现了非遗的有效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传统古窑业得以活态展示。

  “景德镇陶瓷是火的艺术,是天成的艺术,这就是景德镇陶瓷的魅力。陶瓷的颜色是烧成后才展现出来的。景德镇的陶瓷保存了它的根脉,有72道工序,每道工序里还有工序,非常复杂,产业链非常完整。”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万鹏程告诉记者,“与其他产瓷区不同,景德镇保存了完整的工艺,有千年历史。一个产业支撑千年,只有景德镇。”

  昌南新区名坊园,已成为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因汇聚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名人名坊而闻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瑶??知味公司创办人朱筱平出生于陶瓷工匠世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胭脂红釉料配制”代表性传承人。

  “景德镇人几乎十家有八家与陶瓷产业相关,那种热爱与悟性根植在我们的骨髓中。我是闻着那种烧窑的味道长大的,从小就热爱这个行业。”他指着一套《丝路祥瑞》金霖甜白茶具说,这套茶具有幸被选为国礼。“这个杯子的把手造型非常独特,但烧制非常难,遇到高温就容易变形。当时,离交货只有12天,烧到第6天,还没有成功。不惜代价,一次次试,那个杯子试制了50多个,终于成了!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时,我说,工匠精神的匠,就是倔强的强,碰得头破血流还要干,非要做成不可!”

  正是有一代代陶瓷从业者的坚守,正是有工匠精神的传承,景德镇才会引领风尚潮流,成就“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传奇。

  奏响创新乐章

  入夜的陶溪川,流光溢彩,人头攒动。

  这一片文创街区,已成为不少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夜幕下,一个个陶瓷摊位次第摆开,文创制品让人眼花缭乱。萌萌哒的小瓷狗、小巧的瓷花瓶、大气的瓷板画、美丽的瓷书签……游客们在摊位前淘着心仪的宝贝,这些艺术品的制造者有些是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读书的学生,有些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洋景漂”。

  陶溪川是在工业遗产改造中诞生的,在保留老厂房的基础上,“嫁接”了工作室、瓷器店、博物馆、美术馆。这个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的文创街区,开业3年来,已帮助1.3万余名年轻人创业,在这里举办的春秋大集迎来了世界60个国家的600余名艺术家,成为景德镇的新地标。

  创新、创意在这里碰撞着,催生了各种奇思妙想,也成就了不少未来的“大师”和“老板”。

  德国、韩国、意大利、俄罗斯……在春秋大集上,各国艺术家拿出了自己的新作,以瓷会友。当地人介绍说,每年有5000多名“洋景漂”不远万里来到景德镇学习交流,人才因瓷而聚,城市因瓷而兴。

  回望历史,景德镇以创新而闻名。进入元代后,由于制作大件器物的需要,这里的窑工发明了“二元配方法”,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重大革命。

  瓷的永恒灵魂就是传承与创新,造就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辉煌。如今,更应弘扬瓷行天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