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0-31 07:26 的文章

数字媒体订阅战怎么打?复合人才争夺,社交渠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眼下,全球范围内数字媒体付费订阅混战如火如荼。许多媒体在广告收益萎缩的压力下,将数字订阅列为营收的支柱。为获取更多订阅,媒体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扩充营销团队;入驻社交网站提高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灵活运用算法大数据追踪用户阅读倾向;调整付费墙模式……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独家编译,助你了解国外媒体在数字订阅实战中应用的诸多战术,看看媒体如何实现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升级。

媒体人才争夺战

懂增长、懂营销是硬道理

越来越多的媒体将广告营销服务从委托给代理商转移到媒体内部团队独立运作,走上了内部团队主导市场推广的模式。

今年,《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野兽日报》等多家媒体开始招聘增长营销、媒介策略领域的人才,以支持它们的订阅增长业务。舍得在营销班底上花钱,会让预算花得更值。通过组建数字营销团队,媒体逐渐掌握了与用户在产品平台交流的技巧,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和留存。与此同时,媒体也开始效仿那些直面消费者的品牌,利用Facebook、Instagram和Google ads来获取用户。

当一些媒体还在追随订阅收入的大潮中亦步亦趋,一些领头军已经积攒了充足的专业技能。比如,《大西洋月刊》组建了专门负责用户增长、用户营销、数据科学研究的团队,并计划继续扩招。时政漫画杂志Slate为其订阅产品Slate Plus和Supporting Cast组建了用户营销团队,并计划在明年建立内部团队处理媒介购买业务。

《纽约时报》早早地把自己的经营重心放在了订阅收入上,在抢夺订阅用户这场战役中拔得头筹。上个月,它又开放了几个用户增长相关的职位,为它的一系列新产品上线筹备人才。

《华尔街日报》两年前就开始组建内部团队,去年底抽出 10 名员工组建全职团队负责社交媒体展示和媒介投入。该报的媒介购买团队主要负责用户留存,这个重要工作不宜假手于人,因为只有媒体自身才能对此作出灵活机动的应对。《华尔街日报》订阅和会员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数据反应更加灵敏,可以持续跑数据测试,这是将投入收益最大化的关键点。”

大约从两年前开始,各家媒体开始雇佣广告购买和媒介策划人员,用于更有效地与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沟通。对于有志向发展品牌的媒体来说,这种沟通能力至关重要。但今天大多数媒体还希望招揽具有效果营销、增长营销和获客技巧的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实在短缺。

猎头公司Koller Search的合伙人表示,找到同时具有市场营销、用户获取和品牌建设能力的人才很不容易。媒体也格外青睐那些有金融服务营销经验的人才,因为他们面对数据更加从容,能够在识别潜在客户购买预期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

很多媒体也尝到了从消费者品牌公司挖人才的甜头。《野兽日报》目前负责会员项目的营销主管早前供职于生鲜电商Blue Apron和健身品牌Eight,其在用户订阅方面的经验将帮助《野兽日报》实现这一领域的突破。

毫无疑问,媒体数字订阅的用户争夺之战,已演变为营销人才争夺战。

“灵活付费墙”成抓手

限时活动只为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