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才“上新”了!来青岛第一课,市委书记跟他们聊了2个小时
站在开放发展“新风口”的青岛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能士!
“面向全国选调选聘180名高层次专业化干部人才!”今年8月,青岛发出“最强求贤令”,一时应者云集,5000多名有志之士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共赴一场“青春之约”。
无论是形式、规模,还是力度,此次选调选聘在青岛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也可以说是少见的。一时间引发全国极大关注。报名人数与录用人数平均比例达到30:1,竞争最热的岗位达到697:1。光是这两个数就能看出青岛热度有多高。
如今,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为何而来?又将如何融入青岛,在青岛施展抱负?
10月24日下午,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与青年干部人才开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集体谈话,为这些“新同事”上了开工前的“第一课”,推心置腹、言辞恳切,有如一股暖流直抵人心。
△记者 杨志文 摄
1
王清宪:“来到青岛我们就是一家人!”
“看到大家年轻的面孔,我的心中激情洋溢,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来到青岛我们就是一家人,青岛就是大家的‘第二故乡’,欢迎你们!”看着从全国各地来到青岛的一张张年轻面孔,王清宪有些激动。
当得知上台发言的干部代表一位出生于1988年,另一位出生于1989年时,王清宪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自己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20岁大学毕业的那年工作包分配,我一心就想当记者,可分配的单位中偏偏只有黑龙江日报提供记者的岗位,为了实现梦想,我违背的家人的意愿,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较为偏远的黑龙江。”
自此,王清宪开始了长达18年的记者生涯。在黑龙江日报工作了4年后,王清宪暂时离开新闻一线进入学校深造。硕士毕业后,又先后来到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和中国信息报工作。
“当记者的这18年,恰恰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励志的故事、感人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与台下年轻干部们的距离。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王清宪向大家介绍了青岛的整体工作、新的历史方位、战略目标、工作路径,以及对青年人才们尽快适应新岗位、在担当作为中成长成才的殷切期盼——
要在学习中成长、在奋斗中成长、在磨练中成长、在修身中成长。
要善交流,别把自己当客人,与身边同事多交流,多搞一些头脑风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
要避免沾染“官气”,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要有创新力,要有活力。要成为机关的一股清流,营造清清爽爽的同事关系,展现出青年人应有的精神风貌。……
人生关键的选择没有几次,敢于追求梦想并为之付出坚定的努力,是一件值得尊重和敬佩的事情。
王清宪说:“你们选择青岛、来到青岛,是一个非常正确智慧、充满远见的选择。青岛,一定是你放飞梦想、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大舞台。不远的将来,你们一定会为今天的选择感到自豪,青岛也将以你们为骄傲!”
2
青岛为何这般求贤若渴
大费周章全国招贤纳士,市委书记亲自与新人“谈心”、亲自授课,重磅人才新政次第推出……今年以来,青岛对人才的渴求与关爱不断加码,其背后是青岛迫切干出一番事业的雄心。
今天的青岛,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站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发展的最前沿。
从去年6月的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到今年4月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次来到青岛,对山东和青岛的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总书记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今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亲自赋予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之重任。
10月19日至20日,青岛成功举办了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强调指出:“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聚焦跨国公司同中国合作,既是对跨国公司发展的展望,更是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青岛由此成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再次聚焦了全球关注的目光。
所有这些都表明,青岛站在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意味着在中国东部沿海已经有珠三角、长三角等开放支点的今天,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青岛要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