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9-30 06:46 的文章

四川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两年间

原标题:为了保护全国国土面积的0.3% 四川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两年间

四川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两年间

  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图

  9月29日,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开幕。

  作为“三九大”之一,大熊猫不仅代表着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也汇聚了四川地域文化与特色。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回顾过往成就,更期待未来发展之路。

  从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开始,大熊猫逐步成为四川乃至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

  作为中国的特有物种,大熊猫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川陕甘三省,活动区域不到全国国土面积的0.3%。2017年以来,为了保护这0.3%,作为牵头省份四川全面试点国家公园体制,不断探索更高层次更好的保护。一个大熊猫安居乐业、伞护作用充分发挥的国家公园正阔步走来。

  坚定一个方向

  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实现原真性、完整性保护

  这是全社会对四川的期盼——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自然遗产。为此,必须坚持国家公园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部分极小种群生存不容乐观,保护机制体制有待提升。因此,必须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真正“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

  如何守护大熊猫最后的家园,如何保护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3%?

  四川的思索从未停止,早在20多年前,部分市州和林业部门就发出倡议:建设国家公园,探索更高层次的保护地模式。

  随后,倡议逐步转化为现实。2013年,借助“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省委、省政府将“雅安大熊猫公园建设”纳入了相关规划。2014年至2016年初,四川在成都、绵阳、雅安市开始前期探索。地方探索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是在2016年。这一年末,中央审议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明确川陕甘三省主体责任。

  主体责任的背后,是四川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从现实角度看,四川大熊猫栖居区面积 20177 平 方 公 里 ,占 全 国 的74.36%;四川划入区拥有大熊猫野生种群1205只,占全国总量七成以上;四川聚集了全国大部分大熊猫科研资源,积累了最丰富的保护经验,构筑了最健全的保护地体系。

  主体责任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压力。

  放眼国内,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尚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如何把中央的部署与四川的实际相结合,为国家公园做出四川贡献?

  审视自身,四川划入区横跨7个市州,境内设有各类保护地63个,土地利用性质多样、自然资源权属复杂、机构职能交叉现象普遍。同时,栖息地破碎化、保护与发展协调难、机构分散重叠、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够等困境仍然存在。

  压力当前,四川响亮作答:勇于担责,高位推动,扎实推进。就在中央下发试点方案当月,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随后,组建高规格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开始,四川清晰标注国家公园试点思路、方式和目标——

  有章法,锁定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这个核心,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整合跨地区、跨部门管护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公园。

  有特色,五大试点任务——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建生态保护运行机制、开展生态体验和科普宣教——逐一清晰,把中央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可执行可操作的“四川行动”。

  高起点,试点之初,由7位院士领衔、横跨多个学科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宣告成立,组建高级别智库,对接国际标准,结合四川实际,不断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出谋划策。

  快节奏,两年多来,我省先后与中央有关部门和陕西、甘肃两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印发推动工作落实的文件80余份,涵盖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定标、科学区划、机构设置、人为管控等方面。

  有力度,试点第一年,率先印发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期间机构设立、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设等23项重点工作任务,逐一落实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单位。

  逐渐闯出一条新路

  多项改革措施取得进展,大熊猫“安居”愿景不断铺展

  从2017年至今,四川不断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着力在机构建设、人为活动管控、区划调整、规划编制等领域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