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9-22 05:18 的文章
演绎“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促进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感受工匠精神

为探究非遗文化的传播形式并阐发中国工匠精神,描绘中国风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化。2019年年底启动,长达一年的“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促进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活动将在江苏无锡举行,活动以“文化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设有博览、交易、文坛与会议、评奖、节庆和网上展会六大板块。
“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促进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活动主办单位为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手工艺术专业委员会,协办支持单位有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江门市台山玉石协会、温州工艺美术协会?、歙县徽州砖雕艺术协会、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宁夏工艺美术协会、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民族艺术委员会??、浙江省景观设计和建设行业协会、深圳市沉香行业协会?、云浮市工艺美术协会、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江西省根石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浦江县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青海省唐卡艺术协会、嘉兴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南宁市工艺美术协会、龙陵县黄龙玉协会、肇庆端砚文化艺术协会、荣昌县荣昌陶艺博物馆、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福建省沉香协会、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珠海市斗门区雕刻艺术协会、四会市玉文化研究会等等机构联合支持,由国联全网承办“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促进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工匠精神类的系列活动。
活动亮点以“一带一路”作为切入点,通过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传播,作为文化旅游项目的传承和发扬,更多层面上展现了文旅项目的魅力所在。鼓励、扶持、培养技艺传承人。同时将技艺与旅游、文化等结合进行创新,从而使得非遗文化长盛不衰。
感受陶都宜兴谈跃伟的工匠精神:一心痴迷紫砂谈跃伟痴迷紫砂,一心投身到紫砂的行业中。对自然形态物象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擅于“松、竹、梅”等自然形态上的塑造,配合自己在壶型上的创新,逐渐形成了“谈竹”、“谈梅”的紫砂艺术风格。作品《祥瑞提梁壶》,以孔雀为原型创作,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也是善良、美丽、吉祥的象征。作品将提梁、筋纹两大器形完美地结合,更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与艺术性。2018年在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国匠杯”评选中斩获金项奖。谈跃伟至今先后带徒50多人,其中具备国家中、高级职称有十多人,多数人已成为当今紫砂界的中坚、骨干技艺人才。

任茂顺在每一次的凝视中:精雕细琢
任茂顺曾将一根已局部腐朽的树根,雕刻成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艺术品,神情活灵活现,,细节栩栩如生。自上世纪70年任茂顺结缘木雕之,执其半生,一直在木雕及硬木家具雕刻制作方面潜心探索,磨练技艺,就像把自己的生命融入木雕之中。其长期从事红木家具及工艺品制作和研究,深耕木雕、根雕行业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多名红木雕刻和木器工艺方面的人才,发扬和继承了我国红木雕刻工艺技术和工匠精神,为传承我国红木工艺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周桂云苏绣华服的秀雅:以针作画
刺绣是中国的传统技艺。在中国四大名绣中,苏绣以精细素雅著称于世。周桂云其刺绣作品将艺术与摄影相结合,以针作画、以线复色,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新、秀雅、自然、大气的刺绣艺术风格。她先后创作了很多苏绣精品,并在众多国家级比赛中虏获大奖。她与苏绣名家周雪梅合作,为英国皇室绣制一套婚纱,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目前已有几十位技艺精良的绣娘团队,共同探索刺绣艺术的工匠精神,使刺绣作品精益求精,让苏绣华服走向了世界。

方兴春的翡翠艺术:精玉满堂
方兴春认为翡翠有独特的艺术色彩和风格。他所创作的作品突出主题、场面宏大、手法严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色彩运用得当,充分体现出玉料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历时20余载的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超常的毅力,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玉雕业界的一员。匠人之功,传世杰作,时光凝练铸就经典非凡,精玉满堂翡翠艺雕馆方兴春先生将带领团队一如学艺之心,不忘初心潜心而作,根植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精髓,以匠人之名驱使匠心,为传世藏品著作扬我中华之美,器物之魂!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