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5-24 16:33 的文章

南京雨花台探路社区医院建设:招揽专业人才建设特色科室

南京雨花台探路社区医院建设:招揽专业人才建设特色科室

  

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包华庚的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排着当日检查的患者信息

小小诊室吸引各方人才

近几年,铁心桥社区医院外科诊室每年都会收到不少锦旗,75张住院床位日常入住率超过七成。而在十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病人不愿意在这里开刀住院,病房里常常空荡荡的,二十几张床位也住不满。“说到底还是居民对医院不信任。”该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蒋永胜回忆,“2009年,医院组织人员入户调查,常常‘热脸贴冷屁股’,一些居民抱怨到我们医院只能做简单检查,很多病不能治疗,来了也没用。”

铁心桥社区医院院长吴胜利意识到,医疗服务的本质是信任,社区医生如果能凭着技术与医德,在居民中建立信任感,就会逐渐增加病源,改变门庭冷落的状况。同时,诊疗能力增强后,还能有助于疾病预防和护理,实现医防融合。

在吴胜利看来,提升诊疗能力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刘备为请出诸葛亮而“三顾茅庐”,吴胜利为招揽医疗专业人才也颇费苦心。

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包华庚原先在南通一家综合性医院工作。为了让他加入铁心桥社区医院,吴胜利和他通过微信聊了两三个月。“医院购置了一台新CT机,吴院长也会拍个照片发给我看。”包华庚介绍,在与院长通过微信异地交流的那几个月,自己经常建议,要使临床能看的疾病谱广,检查设备必须跟得上。没想到医院真的在这方面投入很多。

采访的十分钟时间内,好几位患者到影像科取报告。包华庚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排着当日检查的患者信息。“医院现在配齐了各类先进的医疗设备,我一天要写80到100份CT和数字化摄片报告。”他对记者笑言,如果你上午来恐怕我就没空理你了。

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郭蕾蕾2015年从青海的一家三甲医院来到铁心桥医院。她坦言,当初选择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心里有些矛盾,但铁心桥社区医院的人文环境、硬件设施以及院长对口腔科建设的想法打动了她。

“我们科室原先只有一个医生,现在有五个医生。5月5日那天,我一个人看了20多个病人,我们五个人一共看了百余号病人。”郭蕾蕾介绍。2018年,郭蕾蕾所在的口腔科被评为南京市级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

截至目前,铁心桥社区医院已建成1个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和3个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

如今,铁心桥社区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急危重症识别病种累计达234种,可开展检查检验项目达100余种。随着医疗能力的不断提升,老百姓选择了“用脚投票”。据统计,铁心桥社区医院目前每天的门诊量在1000人左右,高峰时达到1200人。检查检验科室2018年检查量比2017年高1.7倍,2019年1-4月份检查量比去年同期高1.3倍。

   

(责编:张妍、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