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9-10 13:27 的文章

张兆杰:为滨州铝产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有

张兆杰:为滨州铝产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有

世界铝业看中国、中国铝业看滨州。推动铝业高质量发展是滨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市委、市政府高定位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高水平制定一系列引领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全市上下聚赋新动能,聚力新智造,聚赢新铝程,以铝业的发展强力推动“富强滨州”建设。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学府,滨州市技师学院落实全市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铝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落实“六问”“八策”发展良策,着力为我市铝产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近日,记者就如何为我市铝产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采访了滨州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兆杰。

围绕铝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

记者:我市提出用好人才资源,智取发展高地,让一池春水激活社会活力。请问学院结合自身优势,在聚焦企业所需、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兆杰:我院率先在全市职业院校中成立了产教融合发展处,专门负责校企合作工作。充分发挥我院省品牌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优势,围绕铝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取得初步成效,受到企业欢迎。近期,学院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建设项目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合作企业——山东宏创铝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企业”,2019年两名教师荣获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

聚焦企业急需,组建宏创冠名班。2018年5月,学院根据山东宏创铝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要求,从在校二年级相关专业学生中组建首批冠名班,学员33名,2018年12月学生进入企业。经过校企半年多的共同培养,学生在学院就学习掌握了企业文化、生产状况、操作流程,一进厂就能适应岗位需求,受到企业高度评价,认为这批学生是近年来企业招收的素质最高的一批员工,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今年学院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组建了第2届30名学生的2019春宏创铝业高级班,第3个冠名班本学期开学后正式开班授课。

聚焦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工作室。校企双方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建实训基地和工作室。在宏创铝业设立了滨州市技师学院铝精深加工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位于宏创控股铝箔二车间,共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包含统计员、轧机工段长、轧机班长、轧机主操等13个工种,能同时容纳60人实习。为做好精准对接,校企双方互设工作室,指定专人负责,目前工作室运行顺畅,为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搭建了相互交流平台。

聚焦产业对接,设立铝精深加工专业

记者:培养高技能人才离不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院在产业对接专业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和做法?

张兆杰:我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聚焦产业需求,设立铝精深加工专业。2019年3月19日,学院与山东宏创铝业签订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共建铝精深加工专业(有色金属冶炼专业)。4月25日,学院组织滨州市铝业协会、山东宏创铝业、山东铝业职业学院的20余名专家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确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开设有色金属冶金原理、铝材加工工艺及设备、铝合金冷轧及薄板生产技术学等专业课程,部分专业课程由企业专家授课,实现校企共同育人。今年秋季正式招生。

我院不断探索加强一体化教学改革,推进“现代学徒制”和“双元制”教学,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在理论课堂中增加动手实训环节,力争建设高水平的理实一体化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聚焦专业需求,开展师资培训。结合学院设置铝精深加工专业实际,对学院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类培训。4月15日至18日,组织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烟台船舶工业学校、烟台南山学院、潍坊市技师学院等院校学习考察铝加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校本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不断取长补短、开阔眼界。同时,学院对表对标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4月17日签订校校合作协议,适应校企深度合作需要,对我院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力培训。8月5日,我院29名一体化骨干教师到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进行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参加首届“世界高端铝业峰会•2019”,零距离感受铝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各种培训,不断开阔专业教师视野,提升专业能力。

坚持开放办学理念,聚焦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合作

记者:学院在围绕拓展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及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