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5-24 08:05 的文章

培养佛教双语人才 香港宝莲禅寺承办“一带一路·信念之旅”佛教英语夏令营


授营旗


宣誓


献花


夏令营开幕式现场


夏令营开幕式现场

佛教在线广东讯 8月3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广东佛教协会协办,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珠海普陀寺、广州光孝寺、香港宝莲禅寺承办的2016“一带一路·信念之旅”佛教英语夏令营在广东珠海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六十多所高校学生、国际交换生以及30位“英语大使”,共计二百余人面对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狂暴的袭击,凭着坚定的信念,风雨兼程,欢聚在清静庄严的珠海普陀寺。夏令营从2016年8月3日开营至8月7日闭幕,将分别在珠海普陀寺、香港慈山寺、香港宝莲禅寺举行,为期5天。香港慈山寺秘书长倪启端带领强大的团队,打造具有国际视角的佛教英语夏令营。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光孝寺方丈、珠海普陀寺方丈明生法师,澳门佛教总会会长健钊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宏度法师,南京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香港宝莲禅寺方丈净因法师等高僧大德、领导嘉宾出席了佛教英语夏令营开营典礼。

庄严的普陀寺法堂内,奏响了国歌声,第二届佛教英语夏令营正式拉开序幕。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宏度法师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佛法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人才的储备与推动,中国佛教协会一直以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办的“生活禅夏令营”,为中国传统佛教与现代社会教育相契合,找到了切入点,为当代佛教如何弘法利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

澳门佛教总会会长健钊长老发表致辞,宗教的发展重要的是举办具有启发性、思考性、具吸引力,适合社会的活动。不仅帮助青年人、佛教徒,更为社会的安定向上奉献心力。

人在更高层次上追求自身内心的平稳、当对于社会事件与认知感到迷茫无助之时,浩瀚无边的佛法往往能够提供他精神的支撑与力量。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一批优秀的佛典翻译人才,能够承担起译经的重任,令非汉语系学者能够广泛采用庞大的汉传佛教资源。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居士曾提出“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标准,此次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净因法师,就是在赵朴初先生的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法师精通多门外语并热心佛教教育事业,在借鉴老一辈高僧大德经验的基础上,已于2015年成功举办过首次佛教英语夏令营,为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输送了大量外语方面的人才。

净因法师在回顾“2015佛教英语夏令营”时,向大家介绍了2016英语夏令营在珠海举办的原因:之前有幸参加了在珠海举办的“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了解到早在秦汉时期珠三角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在“一带一路”历史和现实中,珠三角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那时便发了在珠三角举办夏令营之心愿。

后来参加明生法师在珠海普陀寺的升座庆典,了解到明生法师多年来奔波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法国、美国,致力于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工作,十分感动,于是,位于珠三角的珠海成为第二届英语夏令营举办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还进一步表示举办夏令营的初心有两个:提升英语水平和传统文化素养,承担起东西文化交流的重任。

最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发表主题演讲,在历史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扮演着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而岭南更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珠海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城市,毗邻港澳,素有千岛之市的美誉,历史上也是海丝传播的重要港口,尤其是近代以来詹天佑,孙中山,苏曼殊等政治、科学、文化名人的相继出现,塑造了珠海成为中国输出对外留学的重要驿站。

今天借助“一带一路,信念之旅”这样一个文化主题,应该不要忘记在“一带一路”上不畏艰难传播佛法的那些高僧大德,正是从这些古人的身上,我们看出“一带一路”的文明精髓。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不顾自己的身心安危,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这点是我们开拓“一带一路”战略里面要歌颂、弘扬和传承的重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