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8-31 21:52 的文章

解开人才强国的“海南密码”

    【智库答问】  

    编者按:

    近日,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海南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引发各界关注。此方案对于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有何实际作用,对于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加快人才强国建设、缓解全国性人才紧缺现状有何现实意义?光明智库邀请专家为您“解码”。

    本期嘉宾: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吴江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汪怿

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副局长 夏琛舸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夏锋  

1.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人才支撑

    光明智库:《实施方案》的出台,在全国引起热议。网友很关心:在当前全球人才竞逐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为何选择海南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吴江:《实施方案》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的新举措,不仅对海南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我国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人才对外开放、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起到了示范作用。

需要看到,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

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处在全球人才竞争的最前沿,《实施方案》选择海南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表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立场,通过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引进国际化人才,为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通过海南的先行先试,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和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夏锋:首先,这是我国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举措。《实施方案》提出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探索建立吸引国外高科技人才的管理制度等,彰显了我国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决心。

其次,这是加速人才、技术积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人才、技术的短缺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障碍。《实施方案》提出引进人才的系列举措,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创新动能。

    汪怿:选择海南作为支持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地点,是基于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是应对全球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二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支持海南充分把握自贸区(港)契机,成为区域人才网络的枢纽节点和重要桥梁,让“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人才及其智慧,依托海南、经由海南引进来、强起来、火起来。三是对推动海南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才是引领海南新时代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资源,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将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积蓄更多力量。

2.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制度组合拳

    光明智库:《实施方案》强调,着力集聚有志于海南建设和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在您看来,《实施方案》有哪些亮点?

    吴江:《实施方案》最突出的亮点是,明确提出了“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海南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全过程”这一政治站位。建设中国特色海南自由贸易港,坚持党管人才是中国特色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具有全球人才竞争力体系的制度优势。在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贡献的有用人才”;在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统筹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共同推进海南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