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架构商科学习智慧新课堂聚力培养未来商业人才软实力
未来商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又应该如何精准培养?近日,在“感知·发展·传播”2019一带一路新商科青年创业营现场,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进行了SCAS智慧商科课程发布,向各国师生提供了商科人才培养的“商会校方案”。
据了解,智慧商科课程平台结合了商会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数十年积累和信息化教学技术,使不同国家、文化、专业背景的学习者可以了解世界、中国、上海城市发展和行业前沿的新动态,所有的智慧商科课程为双语版。智慧商科课程体系由该校“双语双师型”教师团队研发而成,包含财商素养、创新创业、信息科技、文化传播四大模块,内容涵盖创新创业实战课程、企业见习体验课程、营商环境探究课程、商科教育圆桌对话、教学方法研讨工作坊、未来企业家展销赛和跨国创业挑战赛等。
拍视频做“网红”,感知互联网+跨境电商,学会经营企业

在课堂上,国内外学生组建成为学生国际商务公司,作为未来商务合作伙伴体验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携手打造的智慧课堂。学生通过桌游学习利润表,了解中国货币的演进形态,利用真实的电商平台进行互联网+跨境电商营销实战,提升财经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助力学生成长为未来的新商科青年创业者。

查维维老师执教的《为学生公司设计营销渠道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以中国特色产品瓷刻为例》是一节市场营销课,主要内容为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暗香国际贸易学生公司2018年底赴奥地利参加国际展销会,明星产品瓷刻深受欢迎,而公司下一步打算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市场,请同学们分组合作,通过拍摄视频推广产品。
据了解,体验课程依托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国际合作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以学生公司为组织形式,商务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基于学生公司进行设计,尝试以中国营销渠道,即“互联网+跨境商务”,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公司发展。
来自上海兄弟学校的学生表示,这是她第一接触商科课程,也是她第一次站在营销者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撰写视频脚本,“课堂形式非常活泼,虽然我不具备商科知识,却也很自然地融入进课堂。”外国职教老师则表示,由张晴怡老师执教的《利润计算—利润表入门》是一堂非常有特点的通识课程,使用游戏教学工具,可以很好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并促进学生真正把知识点记在脑海里。而印度尼西亚学生则对小组交流和模拟营销的上课方式表示十分喜爱,对于来上海学习商科课程表示非常有兴趣。
企业家走进智慧课堂,对话大咖紧跟市场新风口
货币从哪儿来?未来的货币会是怎么样的?《货币的演化》由学校教师邵雯艳与来自卓治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专家林盛俊搭档授课,通过图片、视频、案例及实践操作练习等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中国货币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金融头脑,从而提升学生基本财经素养和金融创造能力。课程中还加入了“网络支付”和“数字货币”等元素,紧跟市场现状,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一名德国学生也参与到课堂中,第一次体验了用手机支付解锁“共享单车”的技能,感到十分新奇。国外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非常认同这样的上课形式:“多媒体展示、实践体验、小组讨论的结合,可以较好地和常规课堂进行融合。”
林盛俊则表示,现在移动支付发展越来越快,在课堂上做一些普及,是为了让学生紧跟市场热点,并对未来的支付场景和支付媒介有正确的认识。能够直接对话企业大咖,学习企业家的眼光看待市场新风口,让不少学生感到“物超所值”。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为智慧商科课程制定了财商素养、创新创业、信息技术能力体系,每一个模块都包含10个左右的能力维度,学校目前正在陆续研发《国际营销策略》《ARE虚拟仿真教学》《储蓄与投资》《沪商文化实践》等10多门课程中,包含能力体系、课程标准、交互式微课、课堂实录在内的教学资源包,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提供了精准的着力点和观测点。
学生自主研发现场教学课程,探索沪商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