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5-22 06:49 的文章

如何构建最优人才生态?创苏州,都挺好

如何构建最优人才生态?创苏州,都挺好


  5月16日,“创苏州 都挺好”中央九省市媒体第十一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联合采访行启动仪式举行。在为期二天的活动中,采访团实地调研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先导产业发展情况,与在苏创新创业人才交流座谈,全方位感知、体验苏州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精英周:成就多少追梦人

  人间天堂,魅力苏州,苏州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全球人才。

  “我们就是要做高科技行业的拓荒者。”在海外有十多年科研历练的彭海兵说,之所以选择昆山,是因为这里不仅具备优越的区域优势,而且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彭海兵是苏州诺存微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2015年创办公司以来,始终致力于研制新一代高密度闪存,以独特的专利技术冲击市场,引领技术创新,推出世界首款高端三维NOR闪存(可竞争传统NOR和NAND两者市场),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消费电子、汽车、工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

  彭海兵是众多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在苏创业的优秀个案。

  国际精英创业周是苏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资源互动平台,十年来,累计落户项目4737个,实现注册资本364亿元;共引进、培养国家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125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233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40人,成为苏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持续供给的力量源泉。

  苏州市人社局局长、创业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朱正介绍,第十一届创业周将于今年7月10日-12日举办,主会场设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活动更加突出引才主业、重点产业、服务企业的“三业”导向,站位上进一步提升、内容进一步丰富、功能进一步强化、外延进一步拓展,拟设置开幕式和博览会、先导产业荟、长三角一体化专题、创新创业大赛、青春嘉年华、城市魅力体验等9大类、28项具体活动,以更加丰富优质的资源、更加精准务实的服务,努力促成人才、项目、资本、产业一体化对接,提升参会各方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解码“苏州BINA”先导产业

  传承历史、珍爱家园,苏州没有变。行走在古城中,平江路的基本格局和风貌近八百年来没有变,北寺塔仍然是古城制高点。

  但当脚步停留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时,一切都已改变。这里正提醒着参观者,苏州坚持创新,行走在科技前沿。

  “这个实验装置是在类似太空一样的全真空环境下的纳米器件研发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真空互联科研装置。我们探索的是未来纳米器件制造的新技术。”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副总指挥丁孙安说。

  丁孙安表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是全球纳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区域之一。在微机电系统、氮化镓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是全国最大的氮化镓材料与器件产业集聚区。

  苏州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新一代显示技术、下一代通信网络、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列为苏州首要发展的先导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整体发展水平国内领先,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重点企业,2018年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业务收入4125亿元。

  在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11年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起,俞德超只用了7年多时间,即带领信达生物成为中国生物制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之一,并于2018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募资规模达4.85亿美元,创造了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IPO纪录。

  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12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生物医药产业产值高达803亿元,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目前,在面积仅一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已集聚46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和近10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

  感知专业化的“苏州服务”

  人才政策极易被模仿复制,人才生态才是持久竞争力。只有持续倾听人才需求,帮助其打通干事创业所面临的阻碍,令其舒心、安心地创新创业,才能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留住人才。

  2018年4月,苏州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揭牌,对外提供服务。据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朱金龙介绍,中心整合了全市14个职能部门的人才服务项目,为在苏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认定、待遇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咨询等“一揽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