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彪:标准化助力武术对外交流及武术产业发展
武术,是中华流传千年的传统文明,也是当今中国对外名片之一。随着我国体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以及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稳步实施,“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武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走出去”?便是一个需要我们反复论证、不断探索去解答的问题。

背景1:今年,对我国武术运动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我国首批国际体育标准——《武术太极剑要求和试验方法》、《武术太极服要求和试验方法》在今年4月份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这两项体育国际标准是我国立项并主导制定的,填补了我国武术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也将助力武术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普及。
标准的制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国际标准更是如此。华奥星空专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产业发展部周金彪处长,就这两项国际标准背后的故事及目前我国武术产业发展情况,为大家作出更详细、具体的介绍。
武术申奥背景促使武术标准的建立
周:以前我们对标准没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武术界。武术是我国一项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因为来自民间,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只要随便拿个棍、棒就可以练习,也不受场地及器材的限制。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武术也成为了广受人们喜爱的一项竞技类项目,并正在力争进入奥运大家庭。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建立一个自己行业的行规行标,就无法跟国际接轨,一旦申奥成功,没有相关的武术标准,也就无法使武术运动成为真正成熟的国际项目。因此积极推进武术标准化工作迫在眉睫。

广泛的群众基础利于武术标准的建立
为什么要先做太极剑和太极服的标准呢?周金彪介绍到,因为武术项目内容繁多,极其丰富,就太极这一单项拳种而言,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武术不断地向外推广也越来越受到国外习武者及运动员的喜爱,并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赛事。从行业方面来看,如果我们没有合格产品的标准,就不利于项目的规范化,不利于项目的健康发展,这方面是有制约性的;从企业方面来看,一个产品标准规范的出台也会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促进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肯定是这样。
周: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就从武术众多项目中,首先选择了无论是技术体系、文化内涵,还是表现形式,均受到大众喜爱的太极拳种入手。该项目跟现在提出的全民健康工程相契合,最具普及性的项目。这项工作也得到了装备中心标准化处很大的支持,武术中心和装备中心一起组织专家、厂家,一起到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进行反复的修改、论证、征求意见,最终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这是我们在体育器材上获得的国际标准化零的突破,也是一个里程碑的突破。
标准的制定是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周:这两项标准从2014年开始,一共经历了4年时间。这是因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程序。我们先联合装备中心向国标委申请,得到认可后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立项申请,ISO向成员国发起投票并获得通过后正式将太极服与太极剑两个标准立项。之后武术中心与装备中心、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联合组织了标准制定工作组,共同推动两项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最后经过WD、CD、DIS、FDIS、IS五个阶段反复论证、修改,最终全体专家的投票通过,才正式发布为国际标准。这两项标准我们完全从零开始,从器材的材质、重量、大小、长度、工艺各个方面一点一点钻研,无论是人力、财力、精力,都付出了很多。
这两项标准的建立,能够使武术产业发展更加规范科学,使我们的运动员在场上发挥出更好的技术水平,另外特别是对全民健身来说,也会提高大家的参与兴致和自豪感,目前这两项标准刚批下来,我们下面会做进一步的推动,来进一步落实和实施。

标准化助力武术运动顺利“走出去”
周金彪认为,标准化工作对我们下一步协会改革实体化有一定的助力作用,这块尤其涉及到我们体育产业,想要实现技术的“走出去”,首先跟技术相关联的器材,必须得到国际的认可,才能够让大家来接受,这样才能顺利地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