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才“金牌测评官”:访北京飞鱼猜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CEO

古往今来,历史用无数的实例证明了一件事情,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大到国家腾飞,小到企业生存,无不需要“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识才、聚才、用才、留才、育才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互联网科技公司这样轻资产、重技术的公司来说,人才问题将决定公司的生死存亡。怎么样在浩如烟海的简历之中,迅速寻找到最适合企业的人才?如何更科学地评判坐在面试官对面的应聘者是真才实学,还是夸大其辞?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从一个毕业生成长为一个专业人才,到底需要几步?一个人的职业成长道路到底怎么走?
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飞鱼猜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他们针对现代的IT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个人职业规划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许能够一举解决面试桌两侧的不同需求。
放宽思维挑战新领域
作为区域经济引领者,高新区汇聚了大量的科技公司。在这片沃土上,万帆竞渡、百舸争流。2019年3月,北京飞鱼猜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就把根扎进了这片沃土。
公司CEO朱中猛首先介绍了飞鱼猜想公司:“飞鱼猜想的名字来由就是借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话,追求放宽思维,猜想未来的理念,尽情施展才华。北京飞鱼猜想2016年在北京成立,致力于互联网资源整合和软件研发,公司核心团队由一批具有著名IT公司服务背景的技术精英和商务团队组成。与百度、春雨国际医疗、印尼力宝集团等企业有长期国际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自主研发聚合支付平台、信用卡代还平台。”
“但西安飞鱼猜想是要做另外一件事,是一项新挑战。”朱中猛话锋一转,“我们将专注于互联网科技人才资源的挖掘和管理,并研发自有平台,来解决企业的人才问题。”
“之所以落户高新区,一方面是高新区在政策方面给予很大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是这里有多家优秀科技企业,能够和阿里、华为、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共处一片天地,这对西安飞鱼猜想有裨益。也有一些个人情怀,我就是从西安毕业之后去北京。我知道,西安高校众多,人才资源丰厚,这恰恰是西安飞鱼猜想需要的。”朱中猛说,“当然,更主要的是,高新区交通便利,作为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要不断地进行面试,对于地理位置和城市配套,有相当高的要求。这一些,高新区都能满足。”

人力资源融入人工智能
为什么西安飞鱼猜想要从软件外包这个“舒适区”跳到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似乎不搭界的行当里呢?
朱中猛解释说,这源自于他自己的“切肤之痛”——2017年前后,他在国外要组建一个200人左右的项目团队。在漫长的选简历、面试的过程中,他发现大部分应聘人员的简历质量很差,水分很大,这让招聘方非常头痛。“想到招人难度会很大,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大!挑选简历和面试的过程极其复杂,非常耗时耗力,成本太高。”
在挑选简历的一番辛苦之后,进入面试环节,仍然有很多困扰。HR在面试时是尽可能结合着岗位描述来判断是否录用面试者。但企业内部的分工,决定了HR的主要职责是在招聘,对于其他岗位不可能完全了解。此外,面试官个人的喜好和心理倾向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有痛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价值。以前听过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谈过如何招人,他分享的心得是“尽量招和现在企业内优秀员工相似的人”。这话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无奈。
有没有一种解决办法,比如引进人工智能,开发相应的算法。朱中猛介绍,西安飞鱼猜想就是要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通过深入分析与多维度核实简历中信息,挤掉水分,直达本质。
“我们正在开发的这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依靠网络大数据分析,识别应聘者参加工作时间、研究项目难易度、研究项目的真实度,对应聘者有一个很清晰的判断。将一个个‘精通掌握’和‘主要工作’还原成真实的程度。此外,针对面试官的倾向性评估结果,系统会推荐更精准的匹配人选,从而提高整个流程的成功率。我们已经在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做过类似的评测,效率由原来的1%提高到了30%—40%,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这也是我们产品的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