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服务人才体系 集贤聚智促发展
“尚贤者,政之本也。”近年来,鲤城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持续融入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积极落实改进人才服务“八条措施”,以制度政策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基石、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起服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工作体系。
精准施策
打出政策保障“组合拳”
2018年,鲤城区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成功引进致力于开发及运用人工智能云算法技术的泉州慧霁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公司带头人及其团队对工作、生活、配套设施等软硬环境的需求,该区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在短时间内促成公司团队以创业形式落户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区,并及时将公司列入重点服务企业名单,指派人才工作特派员在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成功帮助该公司项目带头人张晓峰博士申报并入选福建省第六批引进高层次人才(B类),获得补助资金50万元。
鲤城区突出政策引领,持续精准对接,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今年以来,制定出台《鲤城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鲤城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整合全区全要素资源,在帮扶企业、人才发展方面打出“组合拳”,配套包括提升企业人才服务水平、加强重点创新主体培育等34条政策干货,对创新人才载体平台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入选人才“港湾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单位给予20万元奖励,切实发挥人才政策市县叠加的乘数效应。
搭建平台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鲤城区立足辖区内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势,将文旅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制定《鲤城区文化传播优秀人才评定标准(试行)》等政策,通过持续开展师带徒传习活动、打造“古韵鲤城·公益分享”品牌、实施“刺桐城文艺促进计划”等方式,构筑鲤城特色文化人才传承、展示、交流、提升平台。此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与18个国(境)外专家组织和人才机构建立渠道关系,与2名科技人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收集、储备4项人才和项目信息。同时,加强鲤城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支持企业组建高层次、高水平研发中心,提升对高层次人才的承接力和吸纳力,及时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鲤城区通过平台搭建,强化产业人才聚集效应,扎实推进“人才总量倍增”专项行动,注重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实现全区人才队伍提质增量。今年1—6月,该区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75人,同比增长600%。
着眼需求
筑优人才发展“服务链”
鲤城区主动着眼企业需求,畅通引才渠道,已连续8年举办公益性中高级人才招聘洽谈会,吸引近百家规模以上企业参加,共计800余名各类人才参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0余人。今年7月,该区出台实施《鲤城区鼓励产业急需高校毕业生来鲤就业创业实施意见(试行)》,明确鼓励高校毕业生来鲤就业创业一系列政策“干货”。同时,该区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需求收集和快速反馈机制,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将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纳入人才服务专员队伍,由8名人才服务专员挂钩联系全区131家重点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园区、重点科研机构,在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方面为人才主体、用人主体提供有效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