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8-07 23:08 的文章

王传福畅论比亚迪“人才大计”的背后深意

  

王传福畅论比亚迪“人才大计”的背后深意

  每年新员工入职,王传福无论多忙都会抽出一下午的时间跟新入职的毕业生讲话

 

  央广网消息 2019年8月,随着新一批高校毕业生陆续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关于“就业难”的讨论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不过,在一些发展迅速的产业领域,人才的缺口却在逐年放大。全球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闻名世界的优秀公司,再次充当了“人才收割机”。

  

王传福畅论比亚迪“人才大计”的背后深意

  “明日之星百日蜕变”2019比亚迪应届生训练营入职培训

  以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为例,2019年,数量达3200多名的大学生正式加入,他们为这个庞大的新能源产业巨头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自己找到了成就梦想的平台和机遇。

  根据教育的统计数据,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834万人,与2018年破纪录的820万毕业生相比,再次创下一个历史新高,再加上宏观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大批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企业陷入裁员、缩招风波,就业的竞争压力史无前例。

  在此背景下,“稳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之后,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立即部署加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这充分说明,“稳就业”在“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与前几年相比,我们社会的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互联网行业不再是毕业生眼中的“香饽饽”,优秀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投身高科技制造业。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这反映出我国经济“脱虚向实”的新现象。

  对此,坚持走高质量发展路线的实体制造企业比亚迪提供了最好的例证。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比亚迪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需求也在逐年增大,过去10年,仅应届毕业生就累计招收了超过4万人。

  “汽车工业洗牌,谁能留下?看你的真正的技术,核心技术,真正的品牌。”8月2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对3200多位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讲话时,谈到公司的发展战略、对未来汽车产业趋势判断,如是说道。

  技术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实际上,有着“技术狂人”之称的王传福更懂得人才对技术的战略意义。回顾25年发展历程,比亚迪的每一步跨越,无一不是依靠人才实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在各业务所处行业占据优势地位。而这些人才,很多都是从应届生中培养出来的。

  以比亚迪的IGBT研发过程为例,2005年,当大部分车企还未意识到电动化将成为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比亚迪就已经开始布局IGBT芯片的研发。IGBT,中文全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芯片与动力电池电芯并称为电动车的“双芯”,是影响电动车性能的关键技术,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5%左右。因设计门槛高、制造技术难、投资大,被业内称为电动车核心技术的“珠穆拉玛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IGBT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中高端IGBT市场90%的份额被国际巨头垄断,导致“一芯难求”,成为制约我国电动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负责这项艰巨任务的是现任比亚迪副总裁陈刚。1998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加入比亚迪,20年后,带领比亚迪微电子团队在中国率先发布了车用IGBT芯片,让电动车告别了“卡脖子”时代,为我国微电子快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从应届毕业生到专业领域的技术“大拿”,在陈刚的身上,完美的体现了比亚迪“人才与企业共成长”的理念和范式。

  “实际上,比亚迪今天大部分事业部总经理、经理,都来自历年招收的应届毕业生。”王传福不无骄傲的说。

  “我们是个多元化的、高度集成、高度垂直整合的企业。我们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们的人才绝大部分是自己培养的。”王传福说。

  

王传福畅论比亚迪“人才大计”的背后深意

  王传福赠言新员工, “谦虚、好学、吃苦”

  近年来,为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胜劣汰,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为新员工提供了多元的晋升路径,还配套有各类培训、技术交流、轮岗挂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