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7-27 08:18 的文章

35个方法解惑人才经营之七:老板气愤,职业人不

我们知道,在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有一部分职业人往往不愿意得罪人。敢于得罪人的人,能够敢于坚持原则,守住底线的职业人获得好处才是更多。而不愿得罪人,不敢得罪人,也不能得罪人的职业人,往往不会有大的职业成就。得罪人就是帮助人,得罪人实际上就是在成就人。

作为老板来说,你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你身边的核心团队,公司的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到底哪一些职业人不太有原则,有时候很难守住底线,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愿意得罪人,这种情况多不多。如果有,就需要注意了。如果比较多,那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和警惕的一个事情。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个例子,这也是我在过往的咨询过程当中所遇到的。

第一个是产值过两个亿的一位生产副总。他平时在工作过程当中,即使看到下属犯了错误,但自己也不敢去动真格。老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给了几次机会,但是这位职业人最终还是过不了这个坎,老板没办法还是辞退了他。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产值过一个亿的常务副总。因为他刚到企业时间不长,但希望推动公司的工作,可是遇到的阻力也很多,但是他为了想所谓的能够推进工作,往往站在了下属这边,而应该坚持的原则抛弃了。

第三个例子是一个产值两个多亿的人力资源总监。由于平时自己和老板沟通不足,但自己的工作开展又很难得到下属的支持和认可,再考虑到公司自身的不规范,该职业人往往也是和下属站到了一边。

举这三个例子,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职业人,当老好人,不愿得罪人,结果都不是很好。如果在一家规范的企业做事,你是应该坚持原则,守住底线还是不坚持原则,不守住底线。如果在一家不规范的企业,你是能够去创造或者说丰富公司的原则,丰富公司的底线,还是得过且过,还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原则,因为没有明确的底线而沾沾自喜。

回过头来再来思考,职业人人容易当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有三个直接的因素造成。

第一个是由于利益受损,跟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装着没看到。

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但是正因为装作没看到,恰恰让自己领导的团队,让自己的推进的工作,往往受到更多的阻力。因为不管是自己的老板,还是自己团队的成员,还是直接的下属,他们看到你作为职业人,不敢去坚持原则,不敢面对不好的现象,实际上自己在工作过程当中,自己的领导威信往往是降低了,老板在这个过程当中想委以重任,有时候也会心里有担心。

第二个是由于职业人不敢直面责任,因为想保全自己的个人利益。

我在服务的企业过程当中,记得有这么一个高管,因为他分管的工作,由于下属在工作过程当中的疏忽,造成了产品质量事故,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但因为会涉及到自己的分管领导的责任,他自己想大事化小,不敢直面责任。为什么不敢直面责任?还是跟自己的个人利益有关,跟个人的私利有关。

第三个是由于职业人性格上的缺陷,他比较软弱,害怕冲突,害怕矛盾。

正因为这个直接原因,性格上的因素也会使他不愿去得罪人,一旦遇到所谓的原则他就会妥协,一旦遇到所谓的底线的事情,他可能就会视而不见。因为一旦较真起来可能就会有冲突有矛盾,但他性格上的缺陷,又往往难以去面对这种冲突、这种矛盾。

直接的原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应该从老板从企业自身去来看。职业人有这些想法做法,很大程度上或者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公司出了毛病,是因为公司的根子上有蛀虫,老板应该要特别重视。

原创|35个方法解惑人才经营之七:老板气愤,职业人不得罪人?

那如何去改进它?如何让更多的职业人愿意去得罪人,愿意去硬碰硬的面对这种冲突,愿意为了顾全公司的大局而去坚守原则,守住底线?我在这个方面提出一个叫四“正”法。

第一个“正”,就是要弘扬正气。

一个企业没有正气,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这个企业可怕的,也很难走得远。如果这个企业里面的职业人,多从自己的个人利益出发,不愿意去得罪人,那这个企业的未来可想而知。因此,作为老板来说,弘扬正气就是要使能够得罪人的职业人受到奖赏、受到赞誉,要树立这样的标杆,树立这样的榜样,而且在公司内要能够进行宣传。

第二个“正”,就是要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