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7-21 14:55 的文章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積極探索引進人才和崗位管理工作創新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3月18日舉辦的全區省級領導和廳級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關於“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講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鹿心社書記講話精神后,在如何破解人才難題方面,積極探索了事業單位引進人才和崗位管理工作創新以及破解高層次人才引進瓶頸問題。

在事業單位引進人才和崗位管理工作創新方面,支持鼓勵事業單位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一是引進符合認定標准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可不受單位編制數、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和身份的限制。全職引進的,用人單位可通過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所需編制和崗位不佔單位指標,直接對應享受相關崗位級別待遇。二是落實“放管服”改革,簡化事業單位招聘程序,招聘高層次人才可以採取一事一議等簡便方式,事后備案。

降低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事業單位招聘門檻,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一是鄉鎮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大學本科以上或持相關從業資格証書的高校畢業生,可採取直接面試、組織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二是放寬學歷、專業、年齡等要求,降低開考比例,拿出一定崗位面向當地人才招聘。

創新事業單位崗位管理政策。一是探索人員總量管理制度,將聘用教師控制數、高校非實名控制數、公立醫院非實名控制數分別納入相關單位的崗位總量管理,提高教育、衛生領域崗位總量基數,實行人員統一管理。二是探索事業單位崗位聘用面向基層傾斜政策,縣城所在地以外的鄉鎮事業單位聘用取得中高級職稱的人才可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根據其取得的職稱按規定程序聘用到相應崗位。三是出台《廣西壯族自治區事業單位特設崗位管理辦法(試行)》,解決引進人才職稱評聘問題。事業單位可以按專業技術崗位總量的5%-10%設置特設崗位聘用高層次人才,特設崗位由主管部門管理,不受崗位總量、結構比例限制。

鼓勵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創新人才雙向流動和兼職。完善制度環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印發《關於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人事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到企業兼職或在職創業、選派到企業創新創業,以及創新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職等幾種創新創業方式,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有了更具可操作性政策。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還指出,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面存在引才政策不完善、引才基礎較為薄弱、人才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創業前期融資難、缺乏常態化的引才機制和平台等瓶頸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從設立人才基金、建設“互聯網+”高層次人才服務平台、完善引才政策等方面來破解。

進一步優化人才投融資環境,建議協調設立人才基金。一是建議建立穩定增長機制,足額安排人才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保証重大人才項目實施。產業類引導資金等安排一定比例用於相關領域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工作,財政資金優先支持高層次人才項目,對高層次人才項目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人才資金使用效益。同時,建議積極推進人才、資本和產業有效對接,鼓勵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完善人才創新創業金融支持體系。二是建議構建與高層次人才項目對接機制、加大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對高層次人才項目的投資力度、管理設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金。近兩年發達省份地區均在加緊布局人才基金,提升人才引進的競爭力。

建設“互聯網+”高層次人才服務平台。創新柔性引才方式、打造面向地區企業問題需求、提供為高層次人才獻計解答的“高層次人才獻計平台”,正在成為地區精准服務企業的有效幫扶手段。“高層次人才獻計平台”的本質是企業幫扶平台,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運營管理,主要任務是圍繞企業提出的問題需求,實現企業問題收集、專家受理辦理過程的網絡化、集成化,幫助企業排憂解難,保障企業需求實時跟蹤解決,切實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幫扶,提高企業服務能力、促進地區產業發展。“高層次人才獻計平台”不僅是系統服務企業的平台,更是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發展的服務平台。平台運營堅持問題導向,創新企業幫扶方式,通過信息化手段構建幫扶企業的長效機制。通過線上、線下兩種工作渠道,更快更好地收集企業訴求信息,迅速掌握企業發展瓶頸和難點、重點,提高工作效率,推動涉企問題得到切實有效解決。通過整合各領域高層次專家資源為企業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生產制造、產品推廣、市場渠道等問題訴求提供專業對接服務,點對點解決企業發展面臨困難,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運營水平,切實提高地區產業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