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7-15 18:53 的文章

中美教育交流:两百年风云变幻 今朝路在何方?

  原标题:中美教育交流,两百年风云变幻,今朝路在何方?

  教育是面向未来、向阳而生的事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沟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强力纽带。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指出,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王牌。它是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主要手段,在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美教育交流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与维稳器

  在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中美教育交流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它并不是一帆风顺地进行的,而是受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影响而时断时续、时冷时热。

  中美教育交流的产生与发展状况总是与当时中美国情及中美关系的整体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美国情的不稳定、不均衡的发展,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有学者指出,中美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中美教育交流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美教育交流的高潮与低潮恰好与多变的两国关系的高低点相吻合。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冷战的原因,中美长期没有建交,也就长期不存在官方的教育交流。到1952年,美国在华教育机构被接收完毕,中美民间教育交流也一度中断。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后,中美民间教育交流以美国派教育代表团来华访问的形式开始恢复。1972年,中美在上海共同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其中包括教育交流的内容。此后,中美民间教育交流正式开始。1978年10月,中美签署教育交流谅解备忘录。中国首批留美学生于1978年12月27日抵达华盛顿。从此,中美教育交流开始全面恢复。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两国关系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摩擦,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美关系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在1979年之后逐渐加快发展,形成了一股势不可当的时代潮流。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后,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1985年7月,中美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教育交流合作议定书》。从此,中美教育交流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中美教育交流蓬勃发展,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留学一直是教育交流中最重要的形式。当代留美教育应以1978年12月中国向美国派出首批52名留学生为起点。这是当代留美教育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标志着紧闭了30年的留美大门重新打开。从此以后,美国成为了中国留学项目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国接受的中国公派和自费留学人员占中国全部出国留学人员的一半以上。

  从1982年开始,由“中国国外考试协调处”与“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共同在华举办由美方提供的托福考试(TOEFL)和研究生资格考试(GRE)等。1985年,又增加了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

  有学者统计,1981年底,在国外留学的人员共8151人,其中在美国留学的有3726人,占总数的45.7%。1978年至1984年,中国共派出26800名学生和学者赴国外长期留学,其中,12022人去了美国。据1986年10月新华社公布的数据,中国有3万多名海外留学生,大约一半以上在美国。

  中美教育交流也是中美关系的推进器和维稳器。冷战结束后,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左右摇摆,而苏东剧变也使得美国政府对教育国际交流的热情下降。但中美教育交流却奇迹般地在冷战后不断发展,成为中美关系中非常稳定的一种交往关系。这种关系无疑对维护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增进了彼此的相互理解、信任和依存。

  进入21世纪后,中美教育交流已由单向交流逐步发展到双向合作、互利共赢,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局面。

  从教育交流的主体看,有以政府为主体的,有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有以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主体的,更有以多元组织为主体的教育交流。

  从教育交流的具体形式看,更是呈现出多样化、宽领域的交流局面,主要包括:留学教育、互派教育访问团、报刊与著作的研究介绍、合作办学、科研合作、网络教育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