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7-15 15:54 的文章

VW001.023 习近平论人才工作 (2014年)

  VW001.023.20140106.001

  我们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再接再厉,向着探月工程总目标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2014年1月6日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


  VW001.023.20140227.001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习近平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VW001.023.20140401.001

  有一个法国作家说,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生命。希望我的介绍能够让中国在你们眼前更透明一些。我也真诚希望,欧洲学院能够培养出大批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人才,为中欧关系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VW001.023.20140513.001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2014年5月13日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二〇一三年工作情况的报告》上的批示


  VW001.023.20140522.00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因此,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习近平2014年5月22日在上海同外国专家座谈时的讲话


  VW001.023.20140522.002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要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

习近平2014年5月22日在上海同外国专家座谈时的讲话


  VW001.023.20140522.00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梦。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要改革就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习近平2014年5月22日在上海同外国专家座谈时的讲话


  VW001.023.20140522.004

  外国专家主管部门要继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才给予表彰奖励,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要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更好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使外国人才的专长和中国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为外国专家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习近平2014年5月22日在上海同外国专家座谈时的讲话


  VW001.023.20140524.001

  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培养集聚人才,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要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习近平2014年5月23至24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23.201406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