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7-14 00:33 的文章

加大人才支撑力度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人才,是精准扶贫的第一资源。境内有武陵山、罗霄山两大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湖南省,在为贫困地区引才、聚才、育才、用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大精准扶贫的人才支撑力度?近日,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红军接受新华网专访,向网友介绍湖南人才工作的相关情况。

精彩观点

2

新华网

基层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待遇差、生活条件艰苦,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比较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湖南省采取了哪些措施?

基层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待遇差、生活条件艰苦,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比较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湖南省采取了哪些措施?

1

由红军

从制度上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从制度上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来解决。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服务脱贫攻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从制度上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首先是加大贫困地区人才激励保障力度。湖南出台《关于对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基层人才津贴。从2013年起,省委、省政府每年新增投入5亿多元,支持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内44个县(市、区)(其中37个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惠及全省农村的10万名教师、2.5万名医生。2016年,我们又将这一政策扩大覆盖到全省所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其次是拓展扎根基层优秀人才的晋升通道。制定实施了《湖南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我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对长期扎根农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或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作外语、计算机能力、论文、著作、科研硬性要求,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允许其破格参加职称评审,着力解决了长期在片区农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评聘中高级职称难的问题。

第三是加强贫困地区引才引智工作。湖南采取智力引进、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多种形式,优化贫困地区人才结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项目,指标分配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万名专家服务基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境内外引智工程等项目,重点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引导更多人才投身到精准扶贫中来。

2

新华网

湖南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走出了一条人才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好路子,请谈谈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

湖南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走出了一条人才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好路子,请谈谈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

1

由红军

4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湖南农村一线开展创业式扶贫。

4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湖南农村一线开展创业式扶贫。

当前,打造产业成为各个贫困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包括担负村集体经济发展重任的村干部、带动身边村民的产业致富带头人、农业技术性人才等等。在贫困地区,人才已超越资金、政策,成为基层脱贫攻坚过程中最迫切的需求。

基于上述考虑,2017年以来,我省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选派了4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创业式扶贫,全面对接全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创业和服务。他们采取技术或资金入股、租赁经营、提供技术支持等形式,通过契约方式与农民群众尤其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把农村的“田秀才”“土专家”和企业经营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组织起来,把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带到了脱贫攻坚第一线,真正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