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7-13 00:46 的文章

井陘“實”用培訓打造特色“鄉土人才”

“以前想創業卻不知道干啥,自從參加了縣裡舉辦的培訓班后,學到了很多線上線下經營技巧,徹底解決了我‘創業無門’的尷尬!”。近日,家住井陘縣河應村的畢雪梅逢人就夸縣就業局搞的“互聯網+創業”培訓班。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她的賣小飾品的網店和在縣城開的實體店月收入高達5500多元,而且業績還在持續增長中。

在井陘縣,像畢雪梅這樣的成功“創客”還有很多,這都得益於該縣當前正在開展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今年以來,該縣結合純山區縣的農業農村發展實際,通過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打造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急需的特色“鄉土人才”,夯實了鄉村振興人才基礎。

選取“潛力股”精准培訓“接地氣”。該縣在培訓對象選取上,主要面向農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返鄉創業者農民合作社骨干、村級農機員、農村電商和大學生村官等有創新發展潛力的群體,培訓內容以貼近農村實際需求的林果樹管理、設施蔬菜種植、標准集約化生產、網絡創業等新型智慧農業為主。

在培訓方式上,該縣一改過去傳統室內理論灌輸模式,創造性採用“互聯網+創業”“理論+基地實踐”等培訓模式。通過建立互聯網創業孵化基地和農業農村實踐培訓基地,一方面幫助農業實體店鋪,生產企業和網上營銷農、林、畜產品的創業者開拓互聯網創業渠道,一方面將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邀請省市林科院專家教授現場授課,指導林果人才現場修剪、管理等實用技術。

不僅如此,為提升創業成功率,該縣還通過后期技術和資金支持等手段對培訓人才進行長期跟蹤服務。縣農業農村局建立了技術交流微信群,使農村實用人才與專家教授保持無縫隙聯系,長期、實時開展創業網絡會診。學員互聯網創業學習期滿后可申請1-3個月的免費實訓,初始創業者可享受2年創業孵化服務,培訓合格並取得營業執照的學員還可申請10萬元的創業貼息貸款支持。

據了解,今年以來,該縣已開展互聯網創業培訓班9期、種養植示范培訓班6期,培訓新型農村實用人才1460余人,建立淘寶店鋪、電商平台、微商平台270余個,3800多個農戶從中受益。(姚曉科 何獻忠)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