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携手合力共建 青岛大学产学研融合促进人才培养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7月5日讯(记者 张雅新)7月5日下午,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大学、青岛农商银行、深圳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在青岛大学举行四方共建及重大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吕鹏、青岛农商银行董事长刘仲生、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深圳华赛董事长高青代表各方出席并现场签约。签约仪式由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主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两年里,青岛大学在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其中,与深圳华赛合作共建项目是青岛大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在致辞中表示,“今天的签约仪式,体现了青岛大学对项目的重视,对国内外科学家团队的重视。感谢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农商行对青岛大学参与合作项目的重视和扶持,未来,学校将发挥学科优势和高层次人才优势,帮助项目落地企业快速在医疗健康领域达到领先水平。”
深圳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青向各方代表介绍了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并表示,深圳华赛积极响应山东省、青岛市“双招双引”、“新旧动能转换”号召,紧跟医疗科学技术前沿,一方面,积极探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多元化合作模式,致力于在青岛打造高技术含量、广阔发展前景的生物医药项目;另一方面,引入产业资本及专业投行资源,希望未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在产业格局中处于龙头引领地位。高青先生表示,青岛大学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科底蕴,特别是医学学科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能与青岛大学在医学领域开展切实深入合作,感到荣幸和期待。此次签约后,深圳华赛将将凭借市科技局的政策扶持及科研与业务指导,农商行的资金配套及业务发展支持,以及青岛大学的科研学术和高层次人才支持,与各方一起努力推进项目落地,为加快促进青岛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此次项目合作是青岛农商银行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探索,银行对签约项目高度重视,并非常看好项目的前景,下步将充分发挥地方商业银行的支撑作用,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青岛市医药生物产业发展做出贡献。”青岛市农商银行董事长刘仲生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作为山东省第一家地市级农商银行,从2012年6月28日挂牌开业,到2019年3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青岛农商银行成为全国最年轻的A股上市银行和A股市场资产规模最大的农商银行。
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吕鹏表示,自从市委王清宪书记在今年3月初提出“学深圳、赶深圳”的发展目标后,对全市的科技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市科技局迅速转变工作思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为来青投资发展的深圳企业,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促进合作更加水乳交融。未来,科技局将持续、高度关注项目进展,并在科技政策和技术研发层面对落地企业项目给予相关支持及业务指导。
此次签约仪式上,青岛大学、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青岛万明赛伯药业有限公司就成立“青岛大学华赛医学细胞和蛋白质药物研究院”现场签约,协议约定,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青岛万明赛伯药业有限公司每年向青岛大学提供合作专项经费100万元,10年期合作经费总额共计1000万元,用于生物医药科技研发项目研究及成果转换。
签约后,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斌教授、青岛万明赛伯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万明博士分别就项目情况进行介绍。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重点开展第四代药物通用型CAR-T的研发、免疫细胞功能重建和免疫细胞存储。通用型CAR-T是一种肿瘤治疗通用型细胞药物,该药物能克服目前CAR-T治疗中的免疫排斥,大大降低免疫治疗费用。青岛万明赛伯药业有限公司将在青岛搭建国内首个人源细胞(HEK293)重组蛋白生产平台,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发应用大多依靠动物源细胞,而应用该平台生产的药物,能去除重组蛋白生物药品中的异源蛋白,提升生物药品质量,推动我国生物药品的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