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7-04 18:42 的文章

山东打破基层专技人才晋升“天花板” 乡镇事业单位可设“正高”岗

  □记者 张春晓 报道

  本报济南7月2日讯 45岁的霍学力是镇上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老百姓种地遇到什么难题,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找“霍主任”。然而,在鄄城县引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的他8年前评上中级职称后,就一直难以再“往前一步”。“我们整个单位都没有一个副高级岗位,自然也就没法儿评副高职称。”

  在全省众多的乡镇事业单位中,有9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类似困境。伴随着我省最近制定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霍学力们”的烦恼将得到根本性解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人才振兴,离不开人才制度创新。针对我省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的引人难与留人难“两难”并存困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向难点、痛点攻坚,全面深化基层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为基层引才、留才、用才提供有效制度供给:

  ——首次明确,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可设置正高级岗位。此举将彻底改变我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无法评聘正高的历史,打破人才晋升的“天花板”。

  ——提高岗位设置比例,重点是提高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并以2022年、2028年、2035年为时间节点确定目标。到2022年,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从5%提高到10%,到2028年提至15%,2035年则高达20%。

  ——调整岗位设置方式,将岗位设置由按事业单位独立设置,调整为由县(市、区)按照乡镇统筹设置,实行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统筹调控。这一做法可解决部分事业单位因人员少无法达到设置比例的问题。

  按照2022年、2028年、2035年的岗位结构比例测算,全省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可分别增加正高级岗位2291个、3183个、4992个,副高级岗位209个、3827个、6541个,大大释放出制度创新红利。

  “我们盼这项政策盼了很久,未来机会更多,干劲也更足了!”得知新政出台,霍学力十分激动。鄄城县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科长葛占生表示,政策创新力度大,十分“解渴”,能吸引更多年轻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岗位增加,财政投入能否保障待遇兑现?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副处长邢军介绍,此次改革充分考虑到我省基层财力不平衡的实际情况,采取3个时间节点分步调整设置到位的实施方式,预计平均每县每年分别增加支出115万元、260万元、463万元,财力完全可承受,确保好政策能落实、快见效。

  我省积极破解乡镇基层事业单位“招人难、留人难”问题

  2035年高级岗位比例将达20%

山东打破基层专技人才晋升“天花板” 乡镇事业单位可设“正高”岗

  □本报记者 张春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多年来,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一直存在功能萎缩、人才流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破解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的“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切实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适用范围为乡镇基层所属(不含教育、卫生,二者另有单独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下放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权限

  《意见》提出,提高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重点提高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8;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调整为3:4:3;其他各级别岗位之间比例仍按原规定执行。(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结构比例见图)

  以上结构比例,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发展实际,分步设置,也可根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需要、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际情况,经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意,提前设置到位。

  《意见》提出,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将县(市、区)及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备案权限,下放至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乡镇基层事业单位按规定可设置正高级岗位。

  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标准,核准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调整)方案,以乡镇为单位实行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统筹调控。

  《意见》明确,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应按照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在核定的人员编制或人员控制总量内研究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类别、层级间的岗位不得相互挪用。

  符合条件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工作可高聘一个层级

  据介绍,《意见》在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办法上进行了创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