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7-02 20:59 的文章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6月25日,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王星记文创园正式开班。国家艺术基金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资助范围包括艺术的创作生产、传播交流推广、征集收藏、人才培养等方面,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王星记文创园开班

  而以杭州王星记为主导的“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就是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之一,活动由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系、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孙亚青宣布开班

  从开班之日起,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艺术精英人才将在这里进行为期78天的“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

  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技艺总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孙亚青告诉记者,这些学员都是王星记通过全国招生,从全国各地的扇艺爱好者中严格遴选出来的。学员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区,最远来自甘肃、河北等地。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中国美院副院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杭间致辞

  中国美院副院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杭间出席了开班仪式,他表示,扇子在现代生活中的功能已与百年前完全不同,而走向了艺术品与旅游工艺品的范畴,此次“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的目标,是在学习研究中追求扇子的艺术高度,他说,希望学员们通过此次培训项目,对扇艺进行重新思考,先考虑它的使用状态,反过来考虑扇子的设计,将扇艺真正融入到一种生活方式中去。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郭艺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主题授课

  孙亚青董事长介绍说,参加“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的学员均为在职人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专业素质较高,学员的学历基本在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比例占10%左右,平均年龄均在35岁之内。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院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心主任郑巨欣作《文创与当代设计》主题授课

  孙亚青董事长宣布培训班正式开班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郭艺、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院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心主任郑巨欣等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浙江省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专家库专家高而颐作《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及工艺美术的审美八法》主题授课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王其全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导论》、《艺术品及衍生产品》主题授课

  据悉,随着培训班的开班,中共浙江省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专家库专家高而颐;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学报》主编包铭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王其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邵琦;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守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学位委员会委员王一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璐;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王星记扇业书画技师金岗等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将在培训班开课,为学员们带来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及非遗方面的精彩课程。

  

国家艺术基金“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

  中共浙江省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专家库专家高而颐与学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