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8-29 21:48 的文章
看宝安如何持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不见面,就能审批业务。深圳市宝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区政数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而推出的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频频获市民点赞。
为真正服务好企业、为市民创造便利生活,宝安区率先实现225项事项“秒批”办理、在全国率先发布工业生产用房参考租金、在全市率先出台“稳租金8条”……一直以来,宝安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为辖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01
坚持效率优先,全国率先建成平台
实现225项事项“秒批”办理
为推动政务事项办理“零跑动”、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的频次,近年来,宝安区坚持“效率优先模式”,着力打造高效的便利营商环境,相继推出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网上办事平台、启用24小时自助服务区、新增“不见面审批”“秒批”“全区通办”“无感申办”等政务服务事项,企业、市民办事便捷度、满意度不断上升。
据区政数局透露,截至目前,宝安区政务服务事项总数达912个,已实现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100%“最多跑一次”,全区政务服务实现“不见面审批”事项已达493项。其中,今年1月份以来,全区新增“不见面审批”事项102项,新增“秒批”事项90项。截至目前,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已压缩到0.037次以下。值得一提的是,宝安区在全国率先建成审批监管服务信用一体化平台,实现225项事项“秒批”办理。
与此同时,在宝安,市民还可以享受“企业、个人办事不出街道”的“全区通办”服务。目前,已有191项自然人事项实现跨街道通办、538项法人事项开展区和街道跨层级通办、122项个人事项进行社区与社区之间通办。
此外,宝安区着眼流程再造、实现申办材料“无纸化”流转。一方面,宝安区在全市率先启用电子签章,共取消纸质申请材料约2000项;另一方面,已上线涵盖民政、城管等27个部门在内的199项“无感申办”事项,在数据互信互认互用的基础上,由系统自动调取数据,实现申办材料智能提交,市民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在8月27日,区政数局更是推出24小时证照自助智慧柜,方便企业和市民在非工作时间获取证照。“这个柜子就像快递柜一样,下班以后也能取证照。”宝安区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说。
“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和智能制造强区,宝安有常住人口约545万,商事主体近80万家、约占全市23%,政务服务业务受理量常年排在全市各区首位。”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发展智慧政务、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对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
02
综合治理改造升级,拓展产业空间
有效供给和精准配置齐头并进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