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小康梦——北京市丰台区对口帮扶林西县纪实
北京市丰台区对林西县的对口帮扶始于1996年。从那时起,来自北京的无疆大爱就像是一粒种子,深深扎根草原。
2011年5月,丰台区与林西县签订“十二五”时期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11月,再次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和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
两地党政领导深入对接,京蒙帮扶全面提档升级。
2011年至今,北京市、丰台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亿元,其中2018—2020年投入1.09亿元,实施各类项目合计125个。
一批批援助项目拔地而起,一项项民生帮扶工程落地生根。在林西,随处可见来自首都的温暖印记。
在北京市、丰台区兴产业、促就业、保健康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助力下,2018年8月,林西县在内蒙古自治区31个国贫旗县中,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也是牧区向农区过渡的结合部。全县总面积3933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
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山川形胜,风光秀美。孕育了璀璨的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神州华夏第一缕青铜冶炼的火光在这里升起……百余年前的移民建县,赋予了这片土地新的青春活力。
林西县地处祖国北方山丘区,90%以上为坡耕地,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经济欠发达,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1986年第一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京蒙扶贫协作,成为助力林西县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立足产业帮扶 输血又造血
立夏刚过,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联合社冬茬赚的腰包鼓鼓的菜农们,在欢声笑语中又开始忙碌起夏茬栽秧。达康产业园日光暖棚项目是北京市、丰台区在林西实施的大批产业帮扶项目的缩影,自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 1915万元,撬动社会投资1.2亿元,打造了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带动了980余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坚持“强项”与“优势”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依托林西县“菜、果、牛”等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协作,引导北京企业来林西投资、合资、合作,推动形成扶贫产业园区化、规模化,为脱贫攻坚注入“活水”。目前,多个北京的知名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在京蒙扶贫协作旗帜引领下,落户林西、投资兴业,打造了德青源蛋鸡养殖、祥达瑞林安格斯种牛繁育、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首农集团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新城子镇3万立方米果蔬气调库等一批重点产业协作项目,助力林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京蒙协作机制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北京企业在林西累计投资达到10.75亿元。
官地镇两棵树村年产1000吨脱水蔬菜加工、统部镇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智能化控制温室蔬菜育苗厂等一批建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从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季节性劳务、土地流转和关联产业带动等方面,带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为贫困村民找到一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三年来,北京市、丰台区在林西实施产业帮扶项目45个,完成投资2.93亿元,其中市区两级帮扶资金投入1.14亿元,惠及贫困群众6250人。走出了一条产业有规模、带贫有机制、增收有实效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引导消费扶贫 农产品进京
北京市、丰台区通过引导企业投资、共建产业园区、援建扶贫车间、开展消费扶贫等不同方式,拓宽两地的产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助力林西产业加快发展。
林西县依托京蒙扶贫协作平台,引进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组织先行引领、政府投资建厂、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多渠道受益”的方式,建成240万只“金鸡”产业扶贫项目,两地协作创造了 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的“林西速度”。
林西德青源公司目前蛋鸡存栏180万羽、青年鸡存栏60万羽,日产“扶贫蛋”170余万枚,主要销往北京市场。目前已累计产蛋9.4亿枚,累计在京销售鸡蛋6.2亿枚,占总量的66%。
创新“379”全产业链扶贫模式。即: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比例不低于职工总数的30%;玉米订单种植等关联业务由林西承担,贫困人口参与受益的比例达到70%以上;保证租金收益90%以上用于贫困人口。通过这一模式,2019年全年带动3650人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01人。
一直以来,林西县农业经济在传统种植方式中徘徊,产品质量好但没有品牌,进入不到大城市超市中。在北京市、区扶贫协作部门和挂职干部大力协调下,在北京岳各庄、新发地农贸市场免费提供林西农副产品展台,通过各种展销会加强产业扶贫成果推介,打通销售渠道;开展对口帮扶地区农副产品“六进”活动,将林西县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引入北京大超市、餐饮企业,机关、企业、学校食堂,百姓餐桌等;投入京蒙扶贫协作资金200万元,建成农产品二维码追溯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产品包装物流补贴,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和销售规模;让来自林西的德青源鸡蛋、佰惠生白糖、天拜山饮料、老三区杂粮、大马金粉条等优质农副产品亮相北京。仅2019年,在京销售的林西特色农副产品产值就超过了2亿元,带动2577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