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24 17:05 的文章

有事好商量 | 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有事好商量 | 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题协商会现场。

有事好商量 | 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台盟省委会副主委林颖发言。

有事好商量 | 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家代表朱建文参与互动交流,向主管部门提问。    (图片均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郑轩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出“科技十条”“新九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台《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的指导意见》赋予单位要素配置自主权,大力实施人才工作支持营商环境建设“六项举措”、“123”企业家培育计划等系列举措,人才引育环境不断优化。武汉、宜昌、鄂州等地大步跟进,相继出台“黄鹤英才”“宜才宜用·双招双引”“新鄂州人”等计划,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省政协专门组织3次调研座谈会,与我省十大重点产业中的26家企业代表进行深入座谈,采取问卷调查、专题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开展全方位调研。

在调研中,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疫情对吸引和留住人才工作带来较大冲击,人才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校企“合而不融”,新兴产业人才政策措施力度还不大,吸引人才综合环境还要进一步优化等。

7月22日,省政协召开“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月度专题协商会,与会省政协委员、专家和民主党派、市州政协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远急兼顾,激活聚智引才政策“红利”

委员们认为,要让“鄂漂”成为新风尚。必须树立新时代发展的人才观。

省政协委员曾国平结合咸宁实际建议,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各级党委要像抓经济、抓招商一样去抓人才。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社会环境,公开平等、鼓励创新的创业环境,生态良好、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环境,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如何布局远急兼顾的人才战略?

委员们建议,谋远,要挖掘人才富矿,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坚定不移走校企融合之路,将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应急,要加大湖北“有优势、很安全”的宣传力度,吸引高端人才回国回流,高校毕业生就近就地择业,快速解决人才瓶颈,加速疫后重振。

宜昌市政协副主席谭业明建议,紧密结合产业战略,加强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如扩充产业技术人才信息库、组建产业发展顾问组、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重视柔性引才等。

如何激活聚智引才的政策“红利”?

委员们认为,要用“政策高地”解决人才难题,盘活编制岗位存量,扩大“科技副总”覆盖面,深入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支持企业“技术外挂”,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流动,让各类人才在湖北发展更加体面、舒心、有尊严。

激发活力,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创新创业能量

集成电路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专业人才需求总体缺口很大。

省政协委员杨道虹建议,要在分层次培养产业人才、揭榜制建设培养机构、多平台拓宽培养渠道上下功夫。如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独立的微电子学院(二级学院),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新设微电子专业,支持建设微电子专业双学位示范点等。

围绕如何搭平台招才引智、善培养做强主体、促放管引导规范,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构建市场化人才发现和配置机制,积极搭建人才交互、猎头孵化、培训创业、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生态链服务平台,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他们建议,应鼓励企业“组团出海”,布局海外“人才飞地”,倾力打造人才活力之都。

省政协常委周建元认为,夯实人才存量、拓展人才增量、挖掘人才流量,对于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她代表省民进建议,在本地重点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上,政府要与猎头机构合作,建立企业猎头、政府买单的政府猎头模式,猎头机构依照清单,为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成功后,政府给予资金奖励。在费用支付形式上,可以将后期补贴,变为前期预付定金。

关于这一模式,企业家代表朱建文现场就民营人力资源企业面临的困难提出问题。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现场回复,将在优环境、下定单、搭平台、给补贴四个方面加强服务。

推进改革,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荆楚人才

委员们认为,高位推进校企融合、打造产教互哺生态、开展名家英才集聚行动,是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荆楚人才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