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22 09:29 的文章

“新财经”视域下高等财经教育和人才培养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下称“NBD”)专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理事长、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市场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居高不下,多年来一直位居前三位。而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日新月异,正不断改变和重塑财经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引发、催生“新财经”,一位财经人所需的能力与修养也在发生着变化。

高级财经从业人员应兼具“专才”与“全才”

NBD: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下,有人说财经学科经世致用,也有人认为财经专业功利过热。在您眼里,财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领域?有什么特点?

徐飞:财经即财政、金融、经济,中国的财经概念源于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具体学科有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税务学、保险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审计学等。国际语境下的财经是包含商科在内的广义财经,涵盖经济金融类和管理类,不同国家、不同大学在专业细分上也有差异。

常见的专业包括金融、会计、统计、财税、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商务类专业(包括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近几年来财经专业在人才市场炙手可热,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十大热门职业分别是:理财规划师、系统集成工程师、律师、物流师、注册会计师、营销师、环境工程师,精算师、医药销售中西医师、管理咨询师。其中,理财规划师、物流师、注册会计师、营销师、精算师、管理咨询师六个专业都属于财经类。

财经专业就业优势主要体现为:

一是就业面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家将经济建设置于首位、视为根本,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财经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三资企业还是小型民营公司都有对财经类毕业生的旺盛需求,而且受行业结构调整变化的影响也较小。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财经类专业的就业途径将越来越宽。

二是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居高不下,多年来一直位居前三位。未来许多新兴产业还将对财经人才产生新的需求。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类公司,主要提供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例如苏宁、京东等;互联网金融技术类公司,主要提供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技术服务,如第三方支付公司;互联网金融管理工具类公司,主要为用户提供便利与具有个性的管理工具,如理财工具或信用卡管理工具等。

三是平均薪酬相对较高。在一些人看来,财经是富足的代名词,金融是财富的同义语。

要成为合格的财经人才,需要进行严格全面的训练和系统深入的学习。财经专业主要课程可分为基础类、经济类、金融类、管理类和法律类。其中——

基础类:英语、专业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智能与数据科学等;

经济类:经济学基础、中高级微观经济学、中高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流派、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

金融类: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资产定价、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数理金融学、金融计量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保险学、国际保险、精算等;

管理类:管理学、战略管理、领导力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业分析、会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公司财务、公司治理、市场营销、创新创业、公共政策等;

法律类:经济法、保险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

财经的特点体现为:

其一,专业性。之所以详细列出以上财经类主要课程,旨在表明其专业性和高智力性。通常,财经专业对职业资格的要求更加严格,普遍要求具备资格证书,如注册会计师(CP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注册财务策划师(RFP)等,未取得这些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从事相关工作。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财经类专业不断拔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应地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典型的就是金融类专业。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财经方面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也迅速与国外接轨,财经人才还需要过硬的外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