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10 07:00 的文章

中国科学院海外智力引进与人才国际交流培养计

  第一章  

第一条 加强海外智力引进和优秀人才国际交流培养是优化我院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全面拓展现有人才国际视野的重要手段,也是我院人才系统工程和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条 实施海外智力引进和人才国际交流培养计划,即有重点地吸引和资助国外不同层次的优秀科学家来我院访问、交流和合作研究,不断提高我院科技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定向选派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出国进修,使他们拓展视野,把握学科领域前沿,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章 计划内容与目标

第三条 在未来5年,根据我院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学科发展和建设国际一流科技人才队伍的需要,着重加强两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引智工作,每年吸引和资助300位外国科学家和优秀海外学者来我院访问和工作。其中:爱因斯坦讲席教授20位、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100位、海外知名学者50位、外籍青年科学家(含优秀博士后)130位。

二是调整院公派留学计划,把选派重点向培养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新兴领域急需人才转移,加强对支撑、管理和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国际培养,结合重点学科领域和国家重要任务、学科布局调整与我院科技发展需求,分别以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每年定向选派600名优秀人才出国学习。其中:

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含回访交流的战略科技专家)100人;

35岁以下新兴、交叉领域急需人才100人;

支撑、成果转移转化人才100人;

骨干管理人才100人;

联合培养研究生200人。

第三章 基本条件与遴选程序

第四条 申请各类外国科学家和优秀海外专家计划的基本条件:

爱因斯坦讲席教授一般应具有获得世界顶级科学奖的潜力或已获得相应奖项并仍然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工作的外籍科学家。

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适用于正在或曾在国外著名国立科研机构、大学或企业工作、具有相当副教授级(含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较深学术造诣或学术发展潜力、与院属相关单位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有意来我院从事一定期限合作研究工作的优秀高级外籍科学家。

海外知名学者:一般是在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工作并获得相当于副教授及其以上职位的华裔中青年科学家,也是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支持的海外团队成员并与院属相关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外籍青年科学家:一般要求具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外国国籍、能够独立使用英文或中文正常开展工作、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我院相关规定,并分别符合以下条件:

A类:获得博士学位,具有5年以上研究经历,年龄在40岁以下,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B类: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优秀博士后。

第五条 申请院公派留学的基本条件:

高级研究学者:一般应是本学科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重要项目或工程的主要负责人、重要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的主要负责人、院属单位或院机关的主要管理骨干,年龄为50岁以下。

访问学者:一般应是学科领域急需的、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科技人才、管理骨干和技术支撑、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年龄在45岁以下;也可为优秀的在站博士后。

联合培养研究生:一般是在与国外保持合作关系的实验室中表现出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