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医院: 发挥人才优势,打赢疫情攻坚
本网讯(朱俊琳)在吕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一群最有“力量”的战士勇敢逆行,他们发挥高端专业人才的优势,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着智慧和力量,他们就是山西省汾阳医院的最美逆行者——医疗救治专家团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吕梁市实力最强的定点医院,山西省汾阳医院主动承担起全吕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医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迅速组建医疗专家救治团队,经过25天的精心救治,收治的6例确诊患者、3名疑似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零”目标,取得了吕梁市抗击疫情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重视人才培养 用战略眼光凝聚人才
山西省汾阳医院是一所有着130余年历史的老院,有着优良的传统。近年来,汾阳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紧抓识才、选才、聚才、育才、用才,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出台了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对高素质人才给予优厚待遇,为医院招贤纳士栽下了梧桐树。医院每年引进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来院工作,每年派出大批中青年骨干赴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派出科主任、护士长赴协作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一流医院高访学习。这些医务人员高访及进修学习回院后,将学习到的新技术、新项目运用于临床。近年来,医院每年开展新技术项目100余项、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含SCI论文)、参编各类专著及教材多部。目前,汾阳医院有山西高端领军人才2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6人、山西骨干精英人才28人、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5人;吕梁市第三、四届优秀人才10人,吕梁市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吕梁名医、名中医、青年名医15人。多措并举的重用人才政策使汾阳医院成为周边区域引领医疗技术的“高地”,吸纳人才集聚的“洼地”,成就干事创业的“热地”。
发挥人才优势 用新模式凝聚专家智慧
如何对患有复杂病情的患者进行精准治疗?山西省汾阳医院开展了疾病诊疗新模式—MDT(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某一疾病或某一患者,定期召集相关学科的专家会诊、讨论、分析,制定适合病人的最佳个性化治疗方案,将多学科专家的诊治优势强强联合,达到临床治疗的最佳效果。在汾阳医院MDT会议室,胃肠肿瘤MDT已开展73期,为近100名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效果非常满意。医院还开展了乳腺肿瘤等多个疾病的MDT。正是因为良好的效果促使专家们定期开展多科室协作成为了一种自觉,因此在这次疫情突然袭来时,汾阳医院临危不乱,勇敢面对,勇挑重担,迅速组建医疗专家救治组,开展新冠肺炎的MDT。专家组组长由郭建平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医务科科长张祺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耀勇博士、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耀武三位专家担任,成员由重症医学科、中医科、内分泌科、心内科、急诊科、CT室、PCR实验室、感染管理科、护理部等相关临床、医技科室的主任组成。每天下午4时,专家组成员自觉来到传染病区会诊、讨论,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群策群力,精准研判,提出下一步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在专家们的强强联合下,汾阳医院收治的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首届好医生、吕梁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郭建平副院长, 作为专家组组长,他每天参加传染病区一线的早交班,从排班、查房、医患饮食、休息的每一细节都亲查、亲看,对不符合流程的及时指出并立即纠正,保证了各类人员的有序运作,规范工作,合理休息。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为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及治疗效果,多次穿上防护服,亲临患者床旁,了解患者病情。每次新版诊疗指南出台之后,他第一时间组织救治组的医护人员进行学习,结合每位患者病例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尤其对重症患者,及时检查、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精准施治,一患一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王耀勇博士,勇挑全市专家救治组组长重担,除了对汾阳医院发热患者会诊外,还要对全市新冠肺炎救治工作进行指导、培训,深入各县市会诊。为了对汾阳医院隔离病房入住的首例疑似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专家组建议做气管镜,但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操作,操作者被感染的几率非常大,有人说为呼吸道烈性传染病患者做气管镜简直是在找死,但是,王耀勇博士坚定地说:“我来操作!”在危险面前,他挺身而出,把生死置之度外,彰显了一名学术带头人的担当。
